中科院专家:已开始核聚变发电站工程设计,不存在核泄漏,有望 10 年内示范发电

9 月 27 日消息 据新京报报道,2021 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于 9 月 26 日举行,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在演讲时表示,聚变能是核能发展的最终目标,聚变能可以为碳中和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

宋云涛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做未来核聚变发电站的工程设计,希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 10 年内建成示范工程。

宋云涛称,目前,世界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人类需要开发新能源。核聚变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核聚变原料和生成物没有放射性物质,它是氘和氚发生反应,不存在核泄漏等问题,即使出现危险,也只是终止反应,非常安全。

在受控核聚变方面,目前实现聚变的方法主要有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等。磁约束核聚变是利用强磁场来约束温度极高的等离子体的核燃料,以使其反应。实现受控核聚变的条件十分苛刻,一是燃料需达到 1 亿摄氏度以上的极高温度(1 亿摄氏度的物质处于等离子体态);二是具有足够的密度,从而提高燃料原子核之间碰撞而发生核聚变反应的概率;三是具备足够长的能量约束时间,等离子体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便充分地发生聚变反应,放出足够多的能量。

获悉,当地时间 9 月 16 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托卡马克装置的最后一个下部主要磁体部件 —— 极向场超导线圈 PF5 成功落位,标志着 ITER 项目主机安装第一阶段最后的里程碑完成,为第二阶段真空室安装创造了关键条件。

▲ 图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据介绍,这是由中核集团牵头组成的中法联合体在法国 ITER 现场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有力推进了 ITER 项目进展。

了解到,ITER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变反应堆实验工程。PF5 线圈是 ITER 超导磁体中第二个安装到位的大型线圈部件,PF5 线圈本体净重 315 吨,加上底部支撑板与吊装工具总重 383 吨,线圈本体直径 18.6 米,就位精度 ±4 毫米。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