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姆森病逝 10年前曾到中国”布道”

每经编辑 孙志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于5月21日去世,终年87岁。他被视作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5月23日发布的新闻稿中称,威廉姆森是因为长期健康状况不佳,以及肺炎并发症而去世的。

威廉姆森1932年9月27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苏必利尔。195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63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威廉姆森的最主要学术贡献是开创了“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同时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他把“交易成本”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从而使描述性的制度经济学转变成可预测、可验证的“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威廉姆森指出,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总体而言,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

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

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

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监督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

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1985年,威廉姆森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事前的交易成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事后的交易成本: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争执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约束成本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威廉姆森指出,交易成本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他指出了六项交易成本来源:

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指交易进行参与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所产生的限制约束。

2. 投机主义(Opportunism):指参与交易进行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的欺诈手法,同时增加彼此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经济效率。

3.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订定契约时的议价成本,并使交易困难度上升。

4. 专用性投资(Specific investment):某些交易过程过于专属性(Proprietary),或因为异质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使得交易对象减少及造成市场被少数人把持,使得市场运作失灵。

5.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

6. 气氛(Atmosphere):指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赢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得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

图片来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特

2009年,威廉姆森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一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声明时介绍到,威廉姆森因为“在经济治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而获奖。

2009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多家银行倒闭之时,美国联邦政府讨论是否应推出救助计划。威廉姆斯的研究指出,对大型企业进行监管,要比试图将其拆分或限制其规模更好。

威廉姆森认为,大型企业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它们高效,并且能使企业所有者、工人、供应商和客户受益;不过,这些企业也可能滥用权力,因此需要监管。

伯克利哈斯商学院前院长、该学院首席创新和创业官里昂斯(Rich Lyons)评价说,威廉姆森的贡献永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对组织的看法。

哈斯商学院还称,威廉姆森的研究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组织内部的管理上。他表明,经济学可以阐明各方在交易中的成本和权衡。

2010年5月6日~11日,受《每日经济新闻》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邀请,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在获得诺奖后首次来到中国,走访了上海、北京、成都三城,与中国一流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话,共同就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与变化、企业交易成本(效率)、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完善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探讨。当时,他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就垄断、华尔街高薪、吉利并购沃尔沃等当时最重要的经济话题进行了阐释。

威廉姆森开创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解释企业边界、纵向一体化、公司治理和公司金融等领域中,并且直接推动了此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