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编剧汪海林:警惕!流量造星可能消灭我们的优良文化

作者|章剑锋

出品|网易科技《态℃》栏目

饭圈整治风暴持续,主管部门纷纷打出重拳。继国家网信办此前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之后,国家广电总局9月2日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向全国广电机构提出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和不良饭圈文化、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坚决抵制高片酬、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的一系列要求。

“对于年轻人,能不能让他们更多地拥有自己的主体意识,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要成为流量造星的奴隶,去偶像化可能是我们文化建设上很重要的一项任务。”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汪海林对网易科技说,作为一个负有世界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警惕受到日、韩等岛屿国家饭圈文化的影响,以免广大青少年陷入到醉生梦死的境地。他认为选秀文化是雄性在竞争失败后的一种文化选择,中国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要像美国那样,建设属于自己的胜利者和进取者的文化。

汪海林/图源:网易科技

此前,汪海林一度炮轰小鲜肉现象,是圈内少有的敢于公开批评流量造星生态的资深人士,自称是独一根饭圈“搅屎棍”。饭圈整治启动后,汪海林应邀出席了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他在会上呼吁,整个文艺界要坚决与不讲艺德不敬业、向粉丝集资的明星和不良饭圈团体斗争。

“流量明星背后有大资本支撑,反对流量造星模式,就是反对资本平台,会得罪人,你可能自己饭碗都被砸了。”汪海林告诉网易科技,他之所以敢出来讲话,是自己比较超脱,作为中国写电视剧本最多的编剧,10年前就可以退休了。不过他也透露,一些明星背后的平台对他颇有意见,因为有时候搅扰到他们的利益,“确实会挡人财路。”

一,“把中小学生管住了,流量明星就坍塌了”

网易科技:娱乐圈、饭圈以前也有很多乱糟糟的事,为什么偏偏今年就盯上它了,不得不对之进行严厉整治?

汪海林:流量明星这些年基本上都是负面消息传来传去,比如说天价片酬、不敬业,包括他们所导致的审美扭曲,比如说男性艺人雄性特征不突出,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还有粉圈的一系列事情,比如说把牛奶倒了、各种数据打投,加上今年又有几个完全属于违法犯罪的人,这对社会造成的舆论冲击很大,使得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

其实粉圈向中小学生、青少年渗透,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也一直关注这个问题。

包括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冯远征,我做过几个报告给他,希望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来。他也觉得这个很重要,他说这个议案可能一年提还不够,要第二年、第三年连续递交,他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现在关键是有些耽美剧,男男CP的,中小学生已经开始追了。性取向,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成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对中小学生你这么早就做这类亚文化的推广,还是特别要引起注意。

再一个青少年中对流量明星氪金的行为很普遍,流量明星的唱片、代言的商品,大量向孩子氪金,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只能向家长要,甚至骗取,有些困难的家庭,孩子如果追星,对家里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网易科技:流量造星对青少年的卷入很严重么,看你微博置顶的一条就是公开呼吁各部委“救救孩子”。

汪海林:因为流量造星模式,是让所有的粉丝变成了共同参与者,它是养成类的,就是粉丝伴随明星一同成长。现在粉丝动不动就去骂经纪公司,甚至指责明星不能接这个戏那个戏,不应该和某某艺人合作,干预明星,这些粉丝确实有干预的权利,为什么?因为你流量明星能有今天,全靠粉丝。很多粉丝自己都很清楚,你明星唱也不会唱,跳也不会跳,演也不会演,你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我们的供养和支持吗?所以你还能不听我们的吗?

所以这些粉丝、这些孩子,实际上是流量明星的金主和消费者,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天天为明星去刷量、刷评论、刷数据,还有氪金花钱。别的不说,寒暑假的时候流量明星的数据就特别好。

我可以讲,如果把青少年、中小学生这一块管住了,我们的流量明星基本上就坍塌了。

网易科技:对少年儿童的保护屏障,应该怎么建设?

汪海林:我觉得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参加粉丝团体等组织要被限制。如果个人要追星,你个人去追就完了,但你不能去参加一个组织。

我有一个建议,对于粉丝团体要纳入社会组织管理,目前粉丝团体很多是自己有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机制的,甚至还有经济往来,已经具备社会团体的各种要素,就应该去民政部登记,去进行工商登记,被纳入到有效管理,要对他们进行年检和审计。最近还出现了粉头卷款跑路的事情。我们对这个群体存在一个巨大的管理漏洞或者空白,要尽快把它填补上。

一度火热的养成类选秀综艺, 往往是在复制韩国现象级综艺节目。/图片来自网络

二,“这个星球上轮不着中国人醉生梦死”

网易科技:从你的角度来讲,中国需要这种饭圈文化么?

汪海林:饭圈文化是来自日、韩等岛屿国家的东西,他们对于世界的责任,世界对于他们的要求,跟咱们作为大陆国家是不一样的。

说白一点,这个世界不允许你中国安安静静地做世界第三、第四,当你做到世界第二的时候,其实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灭亡,一个是做第一,没有中间选项。

在这样一种处境下,你的文化表达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个星球上轮不着中国人醉生梦死,中国人没有权利醉生梦死。现在的情况是你不惹人家,人家也想要灭了你。这跟日韩的那种处境完全不一样。

日、韩是没有军事主权的,我去过首尔市中心,他们那里有战争纪念馆,美军的指挥部就设在那儿。如果打起仗来,韩国人是没有军事指挥权的,是美军指挥,那个国家有人保护他们,相应地,他的文化形态是什么样的呢?他的男性形象一定不能拯救世界,因为他的男性都需要有一个人来拯救他,来帮助他。日本也一样。

透过形式,要看到实质,选秀节目是雄性在竞争中失败的一种选择,因此我们雄性化上妆来取悦你,这就是一种失败的事。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对这种流行文化,如果不从深层次角度上进行分析和评判,只是看到饭圈文化能赚到钱,就一味照搬照抄,我觉得不行。

我们应该向那些好的模式学习,要向美国人的精神学习,他们的影视作品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有强烈的雄性意识,而且对世界的责任感、对世界的威慑力,都在他们的文化产品里表现出来了。我们中国也要表现自己的文化自信。

大家去看看美国最红的10个男演员是谁?再看一下咱们现在市场上最贵的10个男演员是谁?比较一下,很明显就能看出不同的文化选择。

不同的文化选择相应意味着一种鼓励或者示范,你鼓励年轻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也就是鼓励国家向哪个方向去。我想我们要去建设一种胜利者的文化,一种进取的文化,这实际上是我们行业的责任。

网易科技:目前饭圈文化和流量明星在国内是既成事实,你也不可能完全消灭掉这种文化,是不是最终还是要找到一种更加建设性的方案和出口?

汪海林:其实文化上有圈层是好事,如果粉丝们喜欢追星,喜欢为这些人打投,允许他们存在,就应该注意圈层的建设,把他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那样他们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些年的主要问题是饭圈破了圈的问题,他们由守转攻,主动突破和扩张他们的利益,抢夺资源,这种破圈就造成一系列问题。

在文化领域,流量艺人应该处于相对靠边一点的位置,不要站在舞台中心,如果站在中心,是个戏就是主演,各种奖项主要是他们拿,让他们变成主流,搞成德不配位,乱象也就来了。目前这种情况下,把我们整个的价值体系给打乱了。

能够创作和成就高质量文化内容的人,应该站到中心舞台上去,能够创造真正的真实的商业价值的人,应该站到中心舞台上去。

流量明星的商业价值是刷出来的,在电影市场他们基本没有号召力,目前以流量明星为主体的长视频剧集,导致三大平台都是整体亏损,行业性亏损,就说明这种内容是不挣钱的。

我最近几个电影的合作,资方就害怕用他们,有些影片好像把他们一放进来,反倒使票房受负面影响,他们会使得整个影片的气质发生变化。

网易科技:饭圈整治,你希望能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汪海林:我希望达到的效果,就是把那些造假的数据剔除出去,还以真实,让流量造假没有空间,形成一个更科学的机制,把大量的粉丝从被绑架的饭圈当中解救出来,他们现在没日没夜在做数据,他们也很累,疲于奔命。

有一种说法叫理性追星,我一直觉得只要追星,就没法理性。我还是更怀念以前80年代,去偶像化的时代,我们不需要任何偶像,不需要任何造神运动,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

在今天这种商业大环境下,我对怀有商业目的的偶像产业怀有深刻的质疑,对于年轻人,能不能让他们更多地拥有自己的主体意识,成为自己的主人,我想去偶像化可能是我们文化建设上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观、演关系,他演、你看,这种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健康的关系。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好像觉得无所谓,觉得追星是一种客观的文化现象,应该尊重这些粉丝的个人选择,但我觉得哪怕是个人选择,我们也不能丧失批判意识,不要去做任何人的奴隶、任何思想的奴隶,包括欲望的奴隶。

粉丝的非理性行为,一度引发舆论沸腾。/图片来自网络

三,抵制流量造星,一场文化和没文化的对决

网易科技:文娱圈发展到今天,是什么导致了它的畸变?

汪海林:很重要一点是互联网资本进入以后,在重建影视行业或者娱乐产业的秩序,他们发明了各种互联网算法,在重建一个以流量为核心的内容游戏规则,使得原来可以与之抗衡的文艺界主体力量,包括文艺评论主体受到了瓦解和打压,将他们排斥在新媒体话语权之外。资本为了最大化利益,控制了流量,在野蛮生长,完全是无法无天。

流量具有一种可操纵性,因为网络平台具有垄断的能力,比如说文学网站是被他们控股的,创作内容是被他们指定的,生产制作在他们手里,艺人也是他们签约的,最后产品又是销售给他自己的平台,出价议价权都在他手上。

所以为什么会有郑爽这样的1.6亿天价片酬出现,因为她在平台指定的名单里,你有这些演员,我就买。换句话说,只要有这些流量明星,不论演什么,我都要,那郑爽当然就可以坐地起价了。不光是郑爽,只要是在这个名单上的明星,都可以坐地起价。

那谁能上这个名单,这取决于平台做的流量评估,这些明星能不能带来流量?他们热衷于花费时间精力去建设他们的流量,发动粉丝进行打投什么的,自己会投入巨资对自己演的作品进行口碑维护。

这样一来,我平台用了流量明星,就等于他们是在帮我做宣传,帮我掏了宣传费,我给他们的一个亿里边,大概有2000万、3000万他们会拿出去做口碑维护,包括把我这个作品的豆瓣打分或者其他数据刷上去,我这个戏拍得再烂也没有关系,我就多用几个流量明星,他们就把我的评分打上去了,他们每个人有几千万粉丝帮着刷,当然我再烂的作品也是好作品了。

网易科技:数据取代了内容本身,也就是你讲过的,它可以碾压一切?

汪海林:其实这几年我们是在任由他们发展,导致在内容上,围绕流量明星进行生产、创作、销售,发生了内容叙事的降级。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如果注重颜值的话,一定不会注重内容的品质;演员也是,如果注重颜值的话,一定不会注重他的演技。

流量造星对内容的要求是不高的,有些流量明星戏演得很差,粉丝依然很喜欢。那些喜欢颜值的低龄粉丝是资本最喜欢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太用心去做内容,而业界的共识在于,内容往往是最难做的,也是最不可控的,但有了这种粉丝群体,就很容易操控,就可以把内容的门槛降低。只要有流量艺人,在商业收益上来讲就会更保险。这就是我说的,通过数据可以控制住一切,包括利润。

网易科技:速成的流量造星模式对专业正统的中戏、北影这种院校培养模式,是不是也带来冲击或碾压?

汪海林:这是肯定的,如果你真正要红的话,就要成为他们造星体系的一员,而不是成为艺术院校培养体系的一员。现在就很明显,你会看见越来越多的选秀节目里面,中戏、北影的学生也会去参与,这显然就是谁吃掉谁的问题。

我们的影视艺术体系更像欧美国家模式,我们的职业演员基本上是通过艺术院校、大学本科教育走出来的,演员也是基于院团存在,美国的演员也是大量在戏剧学院学习,学习完毕业以后,进入到百老汇等各个剧团,或经纪公司推荐到好莱坞。日韩不一样,他们有一个很发达的娱乐选秀体系。我们就在院校院团模式之外,又照搬了一个日、韩的造星模式,但这两类模式是不相容的,选秀和影视是两个产业。

所以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于网络平台,因为他是巨无霸,他要做影视内容,又把选秀跟影视内容嫁接,把文学网站也跟影视内容嫁接,把游戏也要嫁接,全部变成闭环。他不可能在里面建一个4年本科大学,这太慢了,所以他搞选修节目,几个月就出一批明星。

他们变成主流的模式了,我们当然是抵抗这个模式的。

互联网资本在进入各种传统领域以后都是碾压式的,有时候甚至是摧毁式的,无往不利、战无不胜,他当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先进的文化模式。但是实际上文化悠悠几千年,不是这种所谓的算法和游戏规则就能够改变的,文化艺术需要的是人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这个世界的希望,仅仅通过这些数据无法达到我们内心的彼岸。

我去优酷的时候,我说你们不要用淘宝思维来指导创作,我跟这些互联网资本反复说,他们就是听不懂的,依然认为他那个是先进的。这就导致有可能出现一场对决,一场文化和没文化的对决。

你是用文化思维来看待流量造星,还是用商业思维去看待?如果你是站在后者的立场,最后可能就是我们的文化在资本和数据的碾压下消亡。

四,对大平台要进行政策拆分和规管,打破垄断

网易科技:之前你说过,希望对大平台进行政策性拆分?

汪海林:平台必须受到监管,这很重要。像美国有派拉蒙法案,制作公司,不能够也做经纪公司,不能够做院线,不能做制作,不能做宣发的,这几个职能需要分开,避免垄断。

我们的大平台收购了文学网站,又有制作公司和宣发公司,还有电影的票务公司,甚至还有院线,对这种高度的闭环,要拆分,在政策上应该要做出一个反垄断的规定,甚至法律要作出明确规定,比如制播分离,制作公司跟经纪公司也要拆分等等。

不拆分,就会很乱。演员的高片酬一度是怎么来的?我自己是制作公司,我又是经纪公司。按理讲,经纪公司是为了帮助演员艺人提高收入,制作公司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压低片酬。当他们是同一个公司的时候,就会出现制作公司高薪聘请自己经纪公司的艺人,左兜掏右兜,把整个成本做上去,中间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一定会产生腐败。

我把成本做上去了,如果我自己还是播出平台的话,我把收购价格也做上去了,那么在资本市场上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大家一起骗股民。世界上哪有这么好做的生意,全是你的,你自己开价自己买。

影视行业这些年我觉得很荒谬,我有时候去看,都在一个楼里边谈制作,然后谈完了,销售人员去另一个办公室卖给另一个机构,这机构还是他们自己家的。

另外,我们现在只有三个网络平台,他们可以联合限价,也可以联合封杀,这几家之间又缺乏竞争,一度其中的一个还要跟另一个合并,我觉得这都是问题。

网易科技:除了政策上的强监管严打击,你觉得还能怎么样引导他们?

汪海林:我觉得要鼓励资本对于好的内容进行投资。如果好的内容赚不到钱,他为什么要去投资?比如说《觉醒年代》,亏损5000万,到现在还是亏损。这么受欢迎的作品,而且是一个高质量的作品。如果亏损,那下一次资本还愿意投这种戏吗?

他如果去拍那些流量剧,包括像吴亦凡之前主演还没上线的《青簪行》,他事先已经算得到账面上可以赚多少钱,几个亿他已经赚到了,当然资本就愿意投《青簪行》,不愿意投《觉醒年代》了。当然他们没有想到吴亦凡会出事。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让真正好的作品不断涌现,而不是让流量剧不断冒头。

流传于网络间的《觉醒年代》Q版壁纸,文字取材于陈独秀等人提出的新青年六条标准。/图片来自网络

五,钻空子的人太多,有时候一刀切惩处很必要

网易科技:我看你微博上有征集治理劣质明星和丑恶现象的意见,以便向有关部门建言,有征集到让你眼前一亮的点子么?

汪海林:从普通网友来讲,他们也很热情,也比较感性,比较多提的是希望能提高这些流量明星的入行门槛。还有些人说,能不能让他们每天去打卡革命史,或者多看看历史什么的,还有就是要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提高学历,觉得他们中间文盲、半文盲居多,素质偏低。

网易科技:对于流量明星,是不是可以设置一个入行门槛,他们需要先获得从业资质?

汪海林:目前还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准入门槛,国外比如像美国,他们的门槛就是演员工会,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加入演员工会,你得有一定的表演资历,提出申请,然后每年还要交会费。工会对演员也会有培训和管理。

你如果不是工会会员,你就接不到戏,因为保险公司不会给你投保,剧组不敢聘你,实际上就建立了一个门槛。

国内我看到有很多意见,比如说通过专业院校学习,拿到毕业证。我觉得这是方法之一,但也不宜一刀切,像王宝强、周迅,也没有正统院校学习过,不是科班出身,他们也是很好的演员,这可能跟某种天赋有关系。

但对绝大多数流量明星来讲,科班训练肯定是好的。我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演员行业组织,如表演协会和演员工作委员会,他们的作用要提升,对从业人员要有一个审核机制,演员通过考核成为表演协会会员才能做主演。你要成为临时演员,我们国内像横店就有临时演员的工会,就很好,它就是有门槛了。

网易科技:这次整治之后,一些平台就把明星榜单取消了,选秀节目也叫停了,你觉得这种做法能有效遏制饭圈的不良生态么?

汪海林: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对流量造星是釜底抽薪。因为把榜单取消以后,很多打榜投票的环节就没有了。原来他们可以通过流量来体现商业价值,现在没有榜单了,广告商就没有评判明星实力和商业价值的依据了。所以叫停打投环节的选秀节目,他们一夜成名的舞台就被封掉了。

我看到还有一个相应的通知,目前看很多评选投票容易被操纵,今后在很多评奖评选当中,可能要减少粉丝投票的权重,增加专家的权重,这就回到原来的主流行业的标准上来了,也是釜底抽薪的措施。但我觉得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去摧毁目前的流量明星产生的土壤和机制,比如前面讲的,削弱饭圈文化、对平台资本拆分等。

目前的整治组合拳下来,见效可能有一个过程,不会那么快。几大平台现在不像互联网企业,他们已经变成了一个利益固化、尾大不掉的状态,由于方方面面利益的牵缠,改变没那么容易。

就拿热搜来说,现在政策风口上了,他们还不调整,正常的有脑子的制作公司和艺人,就不会老想着上热搜了,这时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可是现在还有明星上热搜的,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包年了,今年的热搜次数还没花完?

网易科技:艺人出了事之后,把他全部的作品都下架,这个做法引起议论,因为牵连和损及其他参与成员的权益,你觉得可取么?

汪海林:可能还需要大家去探讨,找到一个办法。尤其是对艺人多年以前的作品,甚至可能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挺好的人,我觉得要找到更合适的处理方式。

但现在艺人刚出事,全部下架他的东西也可以理解。我们的舆论场经常是这样,以前出现过一些艺人出了事儿后,请他的人反而更多了,影视圈把这个艺人封杀,马上直播带货去请他了,给公众传递出一种不好的信息,反倒因为他出事以后更有市场了。方方面面平台觉得自己可以通过跟他再合作获得利益,而艺人再换一个领域,利益也还能更大化。

因为钻这种空子的人太多,你要不一刀切地把他们的作品全部封了,他的市场更好,点击量更高,那不就很讽刺吗?

网易科技:关键是,我们的管理机制是不是可以长效一点,不能说一阵风过了之后,又让各种乱象死灰复燃、重新抬头。

汪海林:之前我们行业内有吸毒的有各种事儿的,艺人不受影响,他给公众道个歉就完事了,该拍戏拍戏,该出镜出镜,但十八大后,这种情况不允许了。

我们也在建议,能够把劣迹艺人的层次分开,哪些是属于道德问题,哪些是法律犯罪问题。如果犯罪了,剥夺他政治权利了,出版权、表演权显然也就没有了,但是如果他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刑满释放以后,他就是普通公民了,还是可以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

我们现在成立了道德委员会,对劣迹艺人评估完了以后,最好是做出一个决定,对他的惩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比如禁止他出镜的年限多长,年限满了,他该恢复工作就恢复工作。

这个都还要讨论,因为道德委员会也是前不久刚刚开会成立,碰到疫情,大量的工作还没有正式流程化,包括听证会等机制,后面都要建立起来。

现在对艺人的管理,基本上政府在逐步往后退,把行业协会往前推,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要加强行业协会的社会管理职能。

我们也希望很多事情行业协会能够做到提前预防,这次在中国文联座谈会上,我也谈到,有些顶流虽然现在没出事,不要等出事以后再去惩戒,现在就应该马上跟他们打招呼,该约谈的约谈。最近就约谈了赵丽颖跟王一博工作室,他们对粉丝的管理不够,那就要事先提醒他们。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