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实现车路协同有了更简单的方法。
一个形似道钉的信标,巴掌大小,安装在车道线上就能感知多条车道,收集来往车辆的信息。
遇上雨天雾天、交通拥堵、车祸……
各种紧急情况下还能用灯光信号诱导车辆,同时指挥交通、引导车辆分流。
而且这个方案不挑路,在普通公路上就能实现。
这就是 IEEE Fellow、国际车路协同专家毛国强教授,创业推出的产品化方案。
车路协同路侧成本最低
在高速公路上,实现车路协同并不稀奇。
今年刚通车的杭绍甬高速,用上了 5G 基站、LTE 核心网、边缘云,还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加持。
能够向行驶车辆提供全方位的道路数据,支持货车自动编队行驶。
发生交通事故时会引导车辆规避,遇到救援和应急车辆时紧急让道。
更绝的是,还为自动驾驶开辟了专门车道。
造这样一条全长 174 公里的智慧高速,需要多少成本?
公开信息显示,杭绍甬高速总投资达 707 亿元,平均每公里的造价约为 4 亿元。
其中,有将近 2 亿元花在了道路的信息化建设和路侧设备上。
这些设备包括了 AI 摄像头、RSU 感知基站、路端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平台、云控平台等。
路侧设备一直以来都是车路协同最难以削减成本的部分。
毛国强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将路侧设备的基础能力集成到信标里,内置温湿度、微波、地磁、震动等多种传感器。
不和激光雷达、毫米波硬性捆绑,也不依赖路侧标配的 5G 基站,使用无线通信自组网。
这个方案的平均成本,仅为车路协同业内每公里千万的十分之一。
具体是怎样实现车路协同的?
每隔 10 米安装一个信标,形成阵列。
无论电动车燃油车,还是卡车大货车。只要有车辆经过,信标就能立即分辨出车型,同时测出车速和车间距。
再通过 RSU(路侧单元)进行信息传输。
像隧道这类复杂的场景,除了摄像机、雷达的融合,还会用到毫米波雷达链式融合技术。
同时通过 BIM 建模技术,完整地模拟整条隧道内的状况。
在制动距离极短的隧道出口,由于司机的视线受环境变化而快速转换,经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智能信标在这个场景下除了实时收集路况信息,反馈给车辆并及时预警。还会用灯光诱导调控车流,让车辆拉链式交替通行。
BAT 华为入局的车路协同,混战未止
车路协同都有哪些玩家?
BAT、华为、大唐通信……
在车路协同还没像自动驾驶那样在出行领域火热之前,车联网和 ETC 的发展更被业界看好。
然而,如今这两项业务的关注度远在车路协同之下。
2018 年,车路协同发展曾迎来一个高峰。
阿里正式入局,百度官宣开源 Apollo 车路协同方案。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年还赶上了国际首个 5G 标准公布。
从此车路协同有了新的通信方案,超低时延、高带宽。
当然,这也意味着路侧成本会再次提高。
5G 通信在车路协同上实现后,将会有海量数据需要实时传输。对应地还要求云计算平台能力提升。
边缘计算由此介入车路协同。
阿里在车路协同上,沿用了互联网的生态玩法。和千方科技、高德、千寻位置等企业共同开展“智慧高速”项目。
百度开源的 Apollo 车路协同方案,硬件、软件、云服务均有涉及。
选择开放平台的不止百度,还有腾讯。
2019 年 5 月,腾讯发布了 5G 车路协同开源平台。腾讯试图将 V2X 数据交换引擎和边缘计算平台作为车路协同业务的核心。
通信方面,华为和大唐确立了行业内首个国际 LTE-V2X 标准。
作为通信运营商,华为先后发布了 C-V2X 芯片、首款商用 C-V2X RSU(路侧单元),OceanConnect 智能交通平台。
车端、路侧、云端,三大版块拼出一个车路协同。
此前从事车联网和 ETC 研发的企业也加入了这场大混战。
千方科技,2000 年成立。产业覆盖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和民航等领域。2019 年获得阿里 36 亿元入股,阿里成为千方科技第二大股东。双方将共同推进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落地。
万集科技,国内 ETC 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业务有智能网联、交通大数据平台技术、短程通信(主要向 ETC 提供)、多线束激光雷达产品。车路协同方面,2017 年推出国内首批 LTE-V 通信终端。
金溢科技,另一个 ETC 龙头企业,国内首批 V2X 技术服务商。其产品包括了车路协同 RSU、OBU (车载单元) 以及 V2V 通信模块。
三年过去了,车路协同的混战还在继续。
控制成本和统一标准成为车路协同落地关键。
谁是戴升科技?
用信标低成本解决路侧设备的方案,来自初创公司戴升科技。
成立于 2018 年,是一家坐落在深圳、主要从事智慧公路方案研发的公司。
由毛国强教授亲自带队,出任公司 CEO。
毛国强教授曾连续 3 年担任 IEEE 智能交通学会网络通信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车联网、智能交通协同相关论文 200 多篇。
在澳大利亚任教期间,毛国强教授主导了悉尼科技大学智能交通系统项目,是澳洲最大的科研项目之一,获得超过 2 亿澳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回国后,他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担任智慧交通研究院院长。
目前,戴升科技的研发团队有 30 多人,包括通信工程、大数据平台、底层感知等多个领域。
戴升主打的产品智慧信标已经在山东、湖南、陕西、广东等多地部署,落地的场景以高速和隧道为主。
今年戴升预计能实现超过 100 公里的智慧公路改造。
去年年底,戴升还拿到了 1500 万的 pre-A 轮融资,由联想之星出资。
从路侧突围车路协同的公司不在少数。
今年 7 月,侧重路侧数字化、提供边缘计算终端与解决方案的觉非科技,又获千万元 A + 轮融资,和高资本、华皓资本、云启资本等持续加注。
做车路协同,此时更需要在细分领域中杀出重围的能力。
因为车路协同还深陷标准尚未统一的困局。
例如在 RSU 上,华为、大唐、软银都有投入研发,标准也各不相同。
改造普通存量公路,让还手握方向盘的司机们先体验到安全的道路保障,也许是最直观展现车路协同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