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法:投资或交易虚拟货币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8 月 23 日消息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布民法典适用典型案例 27,其中分析了一起与威乐国际加密数字货币项目有关的案件。

基本案情:

马某某向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起诉称:原告马某某经被告刘某某、被告常某、被告李某某三人介绍向威乐国际加密数字货币项目(以下简称威乐币项目)投入 7 万元本金,并于 2017 年 12 月 24 日签订《协议书》。依据该《协议书》的约定,马某某诉请三被告每人补偿原告 23333 元损失。

被告刘某某、常某辩称:1.马某某与刘某某、常某、李某某之间所谓的“协议书”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实为刘某某、常某、李某某好意施惠,且合同内容权利义务不对等。2.即使认定为合同关系,也不能证明马某某遭受了损失。威乐币项目投资仅是暂停在辖区内服务,所以马某某所谓的损失无从谈起,暂停并不能代表损失。3.即使认定为合同行为,马某某之行为属投资行为,其风险应当由自己承担,另外,因政策原因导致的暂停属不可抗力免责事由,刘某某、常某应当免除相应的责任。

被告李某某辩称:我们与马某某签订协议当天,马某某没有投资威乐币项目,我也不知道马某某什么时候投资的,我要求马某某提供投资威乐币项目的书面证明。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刘某某、常某、李某某自述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威乐币项目,三人均进行投资,认为有升值空间,遂向马某某介绍。2017 年 12 月 24 日,刘某某、常某、李某某为甲方,马某某为乙方,双方签订一份协议书,主要内容如下:经三人介绍马某某加入威乐币项目,投入柒万元,按该项目相关的规则运作,在运营过程中亏损或投入的柒万元本钱不能收回,由刘某某、常某、李某某三个人共同按各三分之一的比例给马某某进行补偿。如该项目运营正常顺利,马某某邀请刘某某、常某、李某某到欧洲七日游。甲、乙双方均在协议上签字并捺印。协议签订后,2017 年 12 月 27 日,马某某通过银行向常某转款 7 万元,常某将该笔款项转入负责出售数字货币的案外人崔某某账户,并帮马某某注册了账户,该账户由马某某本人登录使用。2018 年 1 月 17 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支付结算处下发银管支付(2018)11 号《关于开展为非法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下发后,刘某某、常某、李某某及马某某等人开设的威乐币账户均无法打开,无法流通使用。故马某某依据四人签订的《协议书》,要求三被告补偿其损失 69999 元。

裁判结果: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驳回马某某的诉讼请求。马某某不服一审判决,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了解到,山东高法认为,网络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发行机关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资和交易虚拟货币不受法律保护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