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DC 金克丝
来源:国王与王后(ID:kingandqueen2018)
2018 年 6 月,东哥曾晒出一张照片:他与成都的 JD 快递配送员们在一张桌上喝大酒,酒酣胸胆,气氛热烈。东哥配文:
“我把住在 5 公里范围内的兄弟们都叫来一起喝酒,成都的兄弟们太能喝啦!”
资料图:东哥和快递员们一起喝酒
这种场景在 JD 司空见惯,在 JD 的企业文化里,“来了就是 JD 人,都是我大强子的兄弟,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死大家。”
一个市值百亿美金公司的老板,当然不可能是你兄弟。但这不妨碍东哥用这个名头来拉好感稳军心,让一帮小弟感激涕零。
名头就是名头,在企业有需要时,可以弃之如敝履。
JD 近期就提出,要开除掉三类人:
事情一出,JD 连忙声明解释,但仍然掩盖不了要裁员的现实。
其实早在年初,JD 就明确发文要在 2019 年淘汰掉 10% 的高管,也就是副总裁级别的员工。这一级别的员工不足百人,如果按平均薪资百万来算,砍掉 10 个左右,就能省下千万成本。
“倒霉”的当然不只高管,快递员的待遇也是“每况愈下”。据说,在取消快递员底薪后,JD 要求员工增加每日收件任务;还将降低快递员公积金系数,从 12% 直接降到7%。
想当初,东哥还拍胸口信誓旦旦地说:“永远不会开除一个兄弟”、“兄弟跟我敬酒,我不能喝水,那是欺骗兄弟。”
忠心耿耿的草根快递员还是被欺骗了。
原来,在跟他们一起送快递、吃大锅饭的东哥心里,不开除一个兄弟,是因为被开除的根本就不算兄弟。
01
危机中的 JD
对看中江湖义气和爱面子的东哥来说,拿兄弟开涮,的确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但商人的本质是逐利,这几年 JD 的日子没那么好过,顺风顺水时怎么都好说,现在只能插兄弟两刀救急。
从公开的财务数据来看,2018 年 JD 第四季度营收 134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仅 22.4%,增速为连续 10 个季度以来的最低;上季度营收 1048 亿元,同比增长 25.1%,营收增速首次低于 30%。在 JD 给出的 2019 年第一季度业绩指导中,预计营收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
数据不会说谎,种种数据均从侧面反映了 JD 增长的疲软态势。
而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淘宝和拼多多却呈“河山大好”之势。
同期淘宝的年度活跃用户数为 6.36 亿,较上季度增长 3500 万;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 4.185 亿,较上季度增长 3300 万。而 JD 平台的用户增长,则面临着较为明显的瓶颈。
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对手崛起….虽然 JD 目前依然根深树大,但是这些潜在的问题,久而久之都可能会造成大厦崩塌于一夕。
于是,为了节省成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东哥决定在策略上进行调整。
从一心一意做好“自营”到向第三方平台靠拢,JD 的策略在发生变化。据统计,通过向第三方卖家收取平台使用费、放贷赚利息等,“第三方”业务当季贡献约占 JD 毛利润 40%。这与一直只出不进,很难挣钱的自营比,盈利速度明显快很多。
伴随着 JD 策略的倾斜、第三方卖家接管部分物流业务,自营终端的配送员们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地位也开始下降。
于是,东哥启动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刀就砍向了快递员小哥哥们。
取消底薪改为计件绩效是一高招。这意味着 JD 将自身风险降到了零。打个比方,JD 再招聘 1 万个快递员,都不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负担,因为快递员只有先揽件,为公司带来了收益,公司才会支付相应的报酬,产生成本。这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每一个快递员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劳工,剩余价值被最大程度压榨。
02
分裂的人设
在这次大优化中,很多高管也没有幸免于难。
在某社交网站的爆料中,东哥已经麻利地砍掉了 6 个副总裁,被砍掉的名单里那个叫“杜爽”的副总,很多人或许会有印象。
在去年央视播出的财经节目中,这位女副总曾露过面。
当时她意外怀孕四个月,在公司聚餐上她告诉了东哥自己怀孕这事儿,并且下保证书怀孕绝对不会拖累工作,全程唯唯诺诺,看东哥的脸色。
东哥喝了点酒,先道一声恭喜,又说:
“你怀孕了就该好好休息,不是少了你不行,你退了,也给其他兄弟一点机会。”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看似关心,也将“怀孕了就滚蛋”的意思委婉传达。杜爽满脸写着尴尬,无奈地叹了口气。
目前,这位女副总因为不堪业绩压力已离职。
其实,对底层快递员称兄道弟的东哥,对高管向来是“另一副面孔”。
或许是受早年创业经历的影响,东哥自始至终只相信自己,把权力紧握在自己手中。
俗话说一群人的阿里,一个人的 JD。在 JD,东哥股权占比仅为 16.2%,却享有 78.9% 的投票权。如此之高的投票权,表明任何事情,都是东哥一个人拍板,其他所有股东一起反对都没有用。
直到现在,东哥都会提前制定好策略,在每天的晨会上,管理层们只需要领任务,向他汇报进度,做好执行者就行了。据说 JD 成立早期,东哥甚至不允许高管坐在一起吃饭,以防出现小团体,防手下就跟防贼似的。
相比于懂得具体业务,JD 的高管们更需要懂东哥这个人,捉摸他的心思,了解他的性格兴趣喜好。
2015 年年报中,高管中除了东哥持有公司大量股票,其余高管持股均在1% 以下。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失去了对 JD 的控制权,那我会直接把它卖掉,彻底退出,拿钱走人。这是我从 JD 一开始成立就定下来的底线。”
他曾在很多场合强调控制权的重要性,很多声音也认为,正是东哥超强的控制欲,导致了 JD 如今的问题。
03
继承人之困
在 JD,高管离职是一种常态。
“liuqiangdong 不太信任高管,JD 成立十年,草根起来的 VP 只有一个,绝大部分都是空降,轮岗频繁,入职离职频繁。”雷锋网的一篇报道中写道。
事实的确如此,JD 陆续引入沈皓瑜、蓝烨、隆雨等众多职业经理人,但是东哥和这些职业经理人之间总是会爆发各种矛盾。刚请进来没多久,这些专业管理人才就会被请走。
从 2015 年 4 月开始,JD 的多位核心高管掀起一波出走潮。仅 2016 年上半年,就有近 10 位高管离职。
例如,从宝洁跳槽至 JD 的熊青云,离开 JD 的直接原因是因其在 618 大促中“表现不力”,导致“今年 618 声量特别小”,让东哥不甚满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财经网在一篇关于东哥的文章中写道:
“一个成熟的企业,对于员工所犯下的错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但是 liuqiangdong 往往选择最极端、最激烈的那一种…….”
东哥几乎不给高管任何犯错的空间,比如 2017 年 JD 发布了一份《JD 铁律十四条》,最显眼的就是 24 小时原则,如果高管在 24 小时内不回复邮件,那就会被开除。
据说,曾有一位业绩很好的高管,平时工作一丝不苟,但两次迟到(一次还是为了接送孩子),为了不留下记录,让秘书打考勤卡,这事儿被东哥发现了,直接就开除了。
繁重的业绩压力、严苛的规定、不愿放权…..种种原因导致 JD 高管频频流失,跑马灯一样地换。管理层的不稳定,损失的不仅仅是人才,更是 JD 的发展机遇。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无所不能大小包办,什么事都不放心让别人干。后来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国后继无人,最终还是逃不过亡国的命运。
这么多年,JD 一直都是东哥一人的 JD,站在金字塔尖的只有他一人,从来没什么二把手,没什么接班人。
这样的风险是巨大的,公司的安危系于东哥一身,他在明大打了昂贵的一炮,直接让 JD 股价跌落 7 个百分点,市值蒸发上百亿,可见一斑。
反观阿里,一套成熟的合伙人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人才梯队也比较合理,年轻人才层出不穷,现在已经有 4 个 80 后总裁。去年马云宣布退休,张勇平稳顺利接棒。
腾讯马化腾虽然出了创立腾讯时的主要资金,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腾讯也给了张小龙这样性格古怪、却极有天赋的人自由发挥的空间,近几年涌现出一批年轻人才。
一个伟大的公司,在于离开任何一个牛逼的人之后,都能凭借其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依然完好地运转。
从这一点上看,JD 的格局永远都赶不上阿里和腾讯。
04
私企的原罪
“三类人”事件对 JD 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公关忙着到处灭火。毕竟曾经是一条船上的兄弟,现在成了别人嘴里的三类人,谁都不好受。
JD 快递员的底薪在 1500-2000 元左右,大约占到月收入的 20%,去掉底薪,收入下降了不少,这等于是变相逼他们离职。
“取消底薪+公积金减少后,我粗略估计一年少赚小 2 万块钱。”一位快递员说。
据说,无底薪模式下,快递员小哥哥们都已经给自己发空包裹,然后拒收冲绩效了。
这就是私企的残酷本质。除了代表大股东利益的高级别董事,其他人都是打工仔,随时都会被替换掉、优化掉。
从去年就开始刮起的互联网寒潮,最终还是刮到了“兄弟们”的头上。企业才不会管你是男是女,家里有几口人要养活,企业最终都是结果导向的,只看经济效益。
曾经的兄弟文化里,有多少朴素的情感,多少作秀的成分,多少权谋的需要,或许只有东哥自己清楚。
这让我想到当年日本丰田汽车面临危机需要裁员时,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愧疚地想要自杀谢罪,他说:
“要渡过难关,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解散公司,要么请一些人走下丰田这条船。实在对不起,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是我们高层干部的责任。”
丰田喜一郎引咎辞职以做表率,后来公司业绩好了以后,很多被裁的员工还被请了回来。
相比之下,中国的很多民企从不会反思自己的缺点,大胆真诚地跟员工们道个歉,解释公司策略上的错误,经济环境的颓态。
他们只会拿着放大镜找你身上的缺点,给你贴个“三类人”的标签,逼着你离开,赔偿金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据说,在推出末位淘汰 10% 高管、995 工作制、清查员工三代甚至小学同学关系等强硬新政之后,JD 的离职员工已经多到需要排队叫号。
裁员目的达到了,东哥的人设也基本全部崩塌,不知这是否是他想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