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配送机器人能否让丰巢“硬”不起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智能相对论(aixdlun),作者佘凯文

  一周时间,从丰巢宣布收费,杭州、上海部分小区陆续“罢用”丰巢,到 5 月 15 日首个抵制小区恢复使用丰巢快递柜,丰巢方面也公开道歉,宣布延长免费时间,事件似乎迎来了一个大转弯。

  不过丰巢的道歉也好,延长时间等措施也好,消费者好像并不买账,并且收费依然势在必行。不去谈论丰巢到底该不该收费,“5 毛钱”的超时费真的会让市场在意吗?表面上看起来是“5 毛钱”的矛盾,但实际上却是“配送服务与需求”间的矛盾。

末端配送机器人能否让丰巢“硬”不起来?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快递包裹就没有再到达过用户“手中”了,但是快递公司的运力缺口,让他们又不得不选择快递柜这一“折中选项”。

  在“丰巢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时,我们在想末端配送到底如何才能让快递“到手”?

  快递柜服务的到底是谁?

  你希望你的快递送到你家吗?“当然想啊,但是有点怕,因为这样我家里的情况就都被知道了。”面对这个问题,“空巢女青年”小谢对“智能相对论”说。

  对于快递柜的出现,消费层面其实是一边“欢喜”一边“哀怨”的。快递柜能解决小谢的担忧,但却又让快递末端配送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肯定希望快递送到家啊,我家里有人为什么不给我送上去?再说,现在快递电话都不会直接打,就直接放进了快递柜,这损害的是我的权益啊。”不同于小谢,陈小姐是这么认为的。

  消费市场主张“快递到家”是有理可循的,2018 年 5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也好,或是 2019 年 10 月 1 日实施的,由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都有明确指出“快递公司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的,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应当按照快递服务合同约定的名址提供投递服务。”

  然而如果站在快递小哥的角度,就又是一番景象。

  “这真的也是没办法,送不过来,如果硬要将每件快递都送到收件人手里,还不说钱的问题,每天送件速度会慢很多,那时候用户还是会有意见,我觉得快递柜能让两边都方便,当然现在丰巢要收费了,收件人肯定不乐意,我们也理解。”一位快递小哥告诉“智能相对论”。

  微信公众号“首席人物观”日前发布了一篇《丰巢收费后,我观察了北京 CBD 一处快递站点》的文章,里面更加具体的解析了快递小哥与快递柜之间的关系。

  北京有位快递小哥,每个月大约配送 8000 左右的包裹,光是丰巢的使用费大概就需要 2000 多元,为此快递小哥获得了更多的时间,能够使其完成更多配送。

  对于 0.4-0.45 元一次的使用费,快递小哥能够欣然接受,显然他们是在“用钱换时间”,或者说“用空间换时间”。

  当然,快递柜带给快递小哥的提升也是显著的,长沙一位快递小哥告诉“智能相对论”,“如果你要我一家家送,可能一个大点的小区,我一上午就要耗在那,但用快递柜却只要 30 分钟。”

  但是将快递放入快递柜的解决方案即便对于快递小哥而言,也不是一了百了。

  因为放入快递柜,对于快递小哥而言也是“心虚”的,所以有许多快递小哥在自己配送的快递快要到期时,会选择取出再次寄存的方式,“帮收件人”缴费。

  其实说白了,快递柜和驿站等服务站点,最大的便利并非是给收件用户,而是快递小哥,快递小哥为了提高效率且市场没有其他解决方案,只能选择这个相对折中的方式,现在丰巢还要开启双向收费,消费者当然无法同意。

  显然,市场在期待一个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

  丰巢能够活多久?取决的可能不仅仅是它自己

  配送平台方运力紧张且成本上升,与C端对于配送体验的高要求,两者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即便不是通过快递柜。

  解决这个矛盾,无非就是两个方面,第一让快递小哥不用上门,保持他们的配送效率;第二让收件人不用自取,实现快递到家。

  怎么做?其实,包括顺丰他们自己以及京东、苏宁,甚至阿里、百度等等公司都已经开启了这方面的尝试,那就是“智能配送机器人”。

  如果是由机器人给你把快递送上门你愿意吗?“可以啊,这我不会排斥,虽然肯定我的生活信息依然会泄露,但是这和现在用手机软件是一样的,都有信息泄露风险,但至少机器人的“安全性”要高很多。”小谢觉得如果末端配送由机器人完成,她完全能够接受。

  “配送机器人”的能力,其实在今年疫情期间就已经获得了大量体现。特别在最严重的武汉地区,一台台配送机器人穿梭在街道、医院等公共场景,一度也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如果把无人配送比作沙滩上的一块宝石,这次疫情在带来配送员队伍潮落的同时,也让这块宝石凸显出来”,苏宁物流研究所副院长栾学锋在接受采访时说。

末端配送机器人能否让丰巢“硬”不起来?

  目前由机器取代人力来完成末端配送,在许多B端场景中已经并不少见,如医院、酒店、写字楼等。

  一家在B端市场已经实现了配送场景落地的机器人公司 YOGO ROBOT 在接受“智能相对论”采访时表示,“末端送件人手不够、C端取件麻烦,以及疫情带来的无接触配送需求,客观上提升了B端市场对于机器人末端配送必要性的认知,加速了B端对于配送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大家对于末端智能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就 YOGO 所深耕的楼宇配送场景来说,疫情发生以来,YOGO 的无人配送订单上涨了5-10 倍,全国新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已经超过百台。”

末端配送机器人能否让丰巢“硬”不起来?

  又例如白犀牛,来自于“百度帮”的一个无人配送领域初创团队,仅从今年春节到 3 月份时间,就完成了 300 多单的无人配送。

  虽然现阶段配送机器人还没真正走进大部分人的生活,不过末端配送说到底需要的是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配送服务,机器人的介入或许在解决快递小哥效率问题的同时也能解决包裹到家的需求。

  以前说末端配送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看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需要解决的可能是“最后 500 米”。短期内,末端配送可能出现智能柜、配送机器人、快递小哥并存的局面。丰巢可能不会“死“,但未来可能会进化成机器人的模样。

  “最后 500 米”由机器人来跑完

  “机器人其实是另一种解决思路。有了机器人,相当于用户楼下有了一位可以随时听从用户召唤的快递小哥。这位小哥不仅可以免费帮你把包裹送到家门口,你还可以挑选自己方便的送达时间。”

  对比目前人工的配送的方式,机器人确实可以做到解决“最后 500 米”的问题。并且在解决“配送服务与需求”的矛盾之外,机器人能做的不仅仅是快递小哥,比如在疫情期间它还承担了消毒、清洁的工作,又或是在平时它也能变身一个移动的广告载体。

  这种多维度的“复利效应”或许会成为未来市场选择的关键原因。

  “相比于干线物流,当前末端配送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仍然不高。面对庞大的末端市场,需要人工智能公司与平台方、地产物业共同来服务,提升C端的服务体验。”YOGO ROBOT 告诉“智能相对论”,行业对于C端市场其实充满期待,却并不盲目。

  “末端配送只是一个开始,它的本质是通过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实现场景的服务需求。新技术不仅需要在场景中不断融合,还需要快速适应场景不断新生的需求。”

末端配送机器人能否让丰巢“硬”不起来?

  苏宁、京东也好,阿里、百度也好又或是专注于配送机器人的 YOGO ROBOT 也好,他们都在加速无人配送的落地,在大方向上行业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他们认为“所有C端足够大的B端业务,最终都会往基础设施去发展的,只是它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毕竟机器人不仅涉及硬件,还包括电子、软件、生产……它是一个极其庞大的链路。它需要的是人工智能公司在一个至少以十年为周期的生命维度里,不断创新与开拓。

  回到此次丰巢的事件当中,即便有所退让,但最终快递柜还是走向了收费,丰巢所表现出态度依然是“硬”,所支撑丰巢能够如此“硬”的原因也是目前市场没有显著的可替代解决方案。

  丰巢挟“效率”以令“快递”,短期内确实能做到有恃无恐,因为不管你同不同意,收件人在末端配送这一环节越来越在失去话语权,快递公司更加不愿牺牲“效率”,不过这个时间可能也不会太长了。

  像行业内部都认为,在未来2-3 年内,机器人与智能柜、无人零售等更多的楼宇配套设备打通,也将成为末端智能化的一部分。在5-10 年里行业将会去解决不仅限于室内的配送问题。

  由机器人开启的末端配送,你会期待吗?(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

  总结

  丰巢就像以前矗立在家门口的一个个“信箱”,在信件被网络“干掉”后,邮箱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虽然包裹显然不会被“干掉”,但是丰巢并不能完美解决配送需求,加上这种“不讨好”的操作,这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当下无人配送也许不能解决丰巢与市场的矛盾,但至少让“痛点”找到了解决方案。

  【智能相对论(微信 ID:aixdlun):AI 产业新媒体,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 AIoT 设备)、智能驾驶、AI+ 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 金融、AI+ 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