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维持一个相对庞大的操作系统,必然需要不止一家公司的长期资源投入。
因此,对于正式面向行业开放的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来说,建立一个华为和其他行业厂商共同繁荣的软硬件商业生态,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在鸿蒙正式发布前,华为似乎早已未雨绸缪。
公开数据显示,鸿蒙生态已经拥有300多家应用和服务商,硬件设备厂商则刚好超过了1000家,这些厂商涉及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出行、影音娱乐场景,基本上覆盖了互联网用户主流需求。
鸿蒙刚刚正式登场就已经是四位数量级,这些鸿蒙硬件厂商都是什么来头?他们能带给使用鸿蒙的消费者怎样的体验?又能为整个生态产生怎样的价值呢?
IoT是鸿蒙合作最大阵地
虽然我们说的是鸿蒙,但实际上使用手机版鸿蒙的暂时还只有华为品牌产品,因此第三方厂商参与的是HarmonyOS Connect(鸿蒙智联)。它由此前发展多年的华为 HiLink 智能生态发展而来,继承了过去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支持阵容,自然也将合作伙伴接纳过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熟悉的厂商。
首先是家电厂商,有许多人熟知的老牌,如美的、九阳、创维、苏泊尔、老板、帅康、方太等;也有近几年加入到家电市场的新兴企业,像是极米、科沃斯、晾霸等。从整个阵容来看,鸿蒙生态至少吸引到了家电行业的“半壁江山”,消费者选购家电时可以相对轻松就买到支持鸿蒙的品牌。
美的应该是属于家电厂商中接入鸿蒙智联生态最积极的那一批,不仅在多款新产品提供了相关支持,连设备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也换成了 IoT 版鸿蒙。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多次在鸿蒙发布会上展示的蒸烤箱等家用电器,鸿蒙系统手机与电器贴一贴就能配对,并且有直观的卡片界面。
然后是智能家居方向为主的 IoT 厂商,这些厂商的名字就相对低调许多,比起直接面向消费者做产品,加入鸿蒙生态的 IoT 行业伙伴中有相当多会选择商业化解决方案,为更上层的产品提供支持和服务。消费者从其他品牌购买的支持鸿蒙的 IoT 产品或整套方案,可能就和他们有关。
最后是房地产厂商,包括中粮地产、华润、新城控股、龙湖等,房地产和鸿蒙的组合看起来意外但实际上合情合理:在面向精装修、商业地产等场景推广鸿蒙时,掌控楼盘的房地产商显然是更合适的渠道,而且比起在不熟悉的物联网领域重造轮子,房地产更适合使用已有的优秀 IoT 能力强化服务。
鸿蒙生态吸引力源于“简单”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华为鸿蒙,其意义和目标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无论是鸿蒙系统还是鸿蒙智联生态,最初最纯粹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华为全场景“1+8+N”战略,以一种比传统无线连接协议和体验更为高效的方式,将华为手机、平板、PC、可穿戴等产品与更多厂商生产的设备连接起来。
在2019年和2020年鸿蒙系统刚刚露出水面的阶段,华为对这个系统和生态谈的更多是概念和构想。诸如鸿蒙系统会是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 OS,会适应从128KB 到512MB 再到上 GB 的 IoT、手机、智慧屏、车机等多设备多场景,开发者一次开发后能够低成本在不同设备运行应用,还有能将不同独立设备变为一个“超级终端”分布式软总线。
如今版本号已来到2.0的鸿蒙,则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实际价值,最典型的案例是随着正式推送的手机 / 平板版本鸿蒙一同出现的超级终端交互界面。以当前设备为中心,环绕显示可以使用的其他设备,直接拖动便能实现手机上播放的画面和视频通话转移到智慧屏这样的操作。
即使是到2021年,智能手机行业都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手机连接其他设备仍少不了“打开菜单→搜索并选择设备→配对进行连接→完成协同操作”的复杂步骤。相较于传统的多设备连接和交互体验,鸿蒙将其简化为一看一拉就能实现全部过程,带来的进步是相当可观的。
就如华为和整个行业都看到的那样,不只是手机,包括汽车、家电、智能家居在内的身边各类设备都在进行智能化,如果用户体验这时候还停留在需要像完成清单一样使用,那么用户负担难减,更不能谈什么进步。鸿蒙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就是让系统性使用多设备协同的门槛大幅降低。
这也正是鸿蒙能够吸引到上千家硬件合作伙伴的核心因素,将不同品牌不同品类产品与用户的距离,简化为了图形界面上的拖拽和涉及一致的卡片化界面。而这之前,几乎每家厂商都要花精力去搭建一套服务,用户也要为每一个品牌甚至每一款产品安装不同的管理应用。
简单、快捷的多设备协同体验,而且很可能会有数量庞大的用户量级,这就是现在的鸿蒙系统和生态。
1000家还远远不够
正如在半个月前举行的鸿蒙智联伙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AI 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所作的发言,过去的华为一直是更擅长亲自做产品的公司。从面向商业市场的通信基站到转向消费者的手机、PC、可穿戴,华为都表现出声势浩大无往不胜的劲头。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原本构想的多设备战略连带着鸿蒙一同提前,这家公司开始转变思想,从做好产品,改为做好让合作伙伴都能赚钱的生态。除了体验改进,华为还展示了3亿设备规模、6万线下渠道、三大电商平台等数字,想要“让伙伴多赚钱,把蛋糕做大。”
华为的设想很美好,通过同一个理念打造的操作系统和生态,让包括用户在内的行业所有参与者受益。不过就像我们见证过的历史那样,在好不好用之前,任何产品都应该做到有没有,在鸿蒙生态中便是品类产品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很显然,对于它面向的庞大行业而言,1000家还远远不够。更何况,华为鸿蒙走得很快,但绝不是独行者。
国内市场上,小米早早提供了低成本的连接模块,近两年又开始发力 IoT 平台和手机体验整合,另两家头部手机厂商 OPPO、vivo 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国外市场上,Amazon 和 Google 成为了多设备体验的领导角色,长于体验的苹果,也有望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带来变革。
鸿蒙是否能带领华为和更多企业走向新高度,又能否支撑起全新的行业故事,一切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