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这十年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C 实验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IC 实验室

  不要去将它当成什么人均 985 年薪百万的高知平台,也不要去将它看作「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故事会,你会发现它依旧是一个不错的网站。

  大家好,我是「刚下飞机」的馆长。

  在做完豆瓣的视频以后,看到有位同学将豆瓣的商业化与知乎进行对比,说明对两个平台还是完全不了解。

  分析社区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从社区的兴衰中掌握到一些基本规律。

  比如,在我混迹各大互联网社区生涯,见证的社区历史中,几乎所有的社区衰弱,都是因为解决不好三个问题:

  1. 商业化;2.社区氛围退化;3.头部用户挣不到钱。

  这三个问题之间互相影响,成为了阻碍社区做大的三座大山。

  B 站处于高速发展中,这些问题也在日益暴露。在所有这些社区中,尤以知乎与B站最为相似。

  打比方说,在很多视频评论区里,我经常能看到B站用户给其他社区贴标签,像豆瓣小布尔乔亚,知乎装X,微博脑残等等。

  这在知乎早期也很常见,知乎 er 甚至一度站在互联网鄙视链的顶端,知乎大V也绝不是一个讽刺词汇。

  再比如,B站一些用户担心的「小破站不像过去的小破站」的问题,在 13 年到 18 年的知乎,「知乎药丸」几乎是日经话题,曾被反复讨论。

  还有关于商业化、头部博主的恰饭手段等等,如果你曾深入地在两个平台做过创作者,并分析过它们,那么你一定会认同我这句话:B站如今面临的问题,知乎一个不落(la),全都趟过。

  作为知乎邀请制年代的用户,也是B站「新」up 主,这期节目我就深入地聊一下知乎的发展和问题。


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知乎是中文互联网世界里,最好的知识分享平台之一,拥有许多优质的创作者和内容。大家暂且抛开成见,我接下来要讲的东西,都在此基础之上。

  知乎今天碰到的问题,其实从创站之初就埋下了。

  2013 年以前,知乎是不折不扣的小众网站,比起现在野心勃勃的商业化进程,最初采用邀请制注册的知乎更像是一个论坛。

  知乎主要的创始人周源、黄继新和张亮等人最早相聚于一个古老的网站 Apple4.us,这个网站源于 07 年第一代 iPhone 发布,几人大约是大陆最早的「果粉」之一。

  2010 年,从西藏回来的周源在一次跟张亮的饭局上,受到 Quora 的启发,决定做一款类似的产品。当时的张亮因一次对李开复的采访被其相中,成为创新工场的投资经理,因此知乎顺利地拿到了天使投资。

  知乎最早的一批用户便来自几个传媒出身者的人脉关系。除了李开复、雷军等现实中的大佬外,还有在老一辈影迷心中颇有地位的小熊论坛的影评人 yolfilm、罗登等等。

  不难看出,早期的知乎筛选用户的标准只有一个:专业性,这与几名创始人的理念息息相关。你要么在现实中证明过自己,要么在互联网上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

  当时知乎一大卖点就是某领域大佬亲自下场回答问题。比如 2011 年的时候有个问题「雷军投资过哪些公司」,就是由雷军本人回答的。

  邀请制拉高了社区的门槛,当时的社区氛围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小心翼翼。现在常见的「编故事」或「抖机灵」都不太常见,毕竟圈子太小,大家可能都互相认识,回答起问题都规规矩矩,只拣自己会的答。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纯粹的问答网站。2013 年左右的知乎用户很多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这个社区藏龙卧虎,到处都是大佬,看到问题都不敢随便回答,生怕露了怯。

  那个时候别说什么千赞、万赞答案,百赞的答案都属于高赞答案了。

  这样的社区氛围确实不错,逼格保持得也很好,用户友善,杠精少,碰到问题即使观点不同大多也是理性讨论,在当时动辄骂娘的中文互联网世界里,确实是一股清流。

  分水岭出现在 2013 年。

  2013 年对知乎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3 月初网站开放了注册,随后黄继新上了非诚勿扰刷了一波存在感。这两件事给知乎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大量人员的流入很难再真正保证每个人的「专业性」。

  过去的知乎跟 Quora 类似,用户以互联网大佬居多。这些大佬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是乐意在小众论坛里和同行分享自己的见解。

  还有一部分用户其实是中国互联网论坛时代的遗留。那个时代的网民通常要么家境不错,要么具有高等学历,能在论坛混出头的多少有两把刷子。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互联网用户的飞速攀升,这种小圈子属性被瞬间打得稀碎。作为港湾之一的知乎顷刻间也被「外来人口」冲击,也是从那时起第一次有了「知乎药丸」的言论。

  敢于答题的人越来越多,知乎开拓的领域也越来越多,答案的风格也不再局限于严肃的论证。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一位名叫梁边妖的用户。

  梁边妖很有可能是在知乎用故事答题的开创者,当时他跳脱的答题方式给严肃的知乎注入了新的风格,短短几个月,他就成了知乎的标志性人物。

  与此同时,当严肃和专业性减弱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敢于答题,尤其是一些万金油问题成为了高流量聚集地,比如如何评价 xxx 系列,xxx 是怎样一种体验系列,都成为了标志性的知乎体。

  如果非要算的话,我认为那个时候是知乎的黄金年代。虽然站内也偶有讨论专业性下降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在娱乐和专业上保持了很好的平衡。

  同时古典知乎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像当时的 sloan,认真你就赢了,鼓励用户去刨根问底,去探索问题,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一个答案。

  因为官方的鼓励和引导,用户大体上也能保持友善,用户甚至自发组织了志愿小组,帮助知乎的运营们去编辑、定向问题,为社区的生态做出了莫大贡献。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彼时的知乎已经开始以高质量的内容与用户著称,许多自媒体人已经把知乎上的知识作为自己的素材库,高学历和高收入成为知乎大v的标签,而不是现在的调侃。

  甚至在开放注册后第二年,知乎举办了第一届线下活动,取名盐 Club,意为这些知乎用户都是知识海洋里析出的智慧之盐。

  然而,知乎起源于精英论坛模式,在逐渐壮大成更广阔的社区时,外界的环境变化和新旧价值观的碰撞,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知乎的管理层似乎没有能力应对这种变化,我个人认为,很长时间以来,他们在试图用一种治理宗族的方式,来管理一座城市,这是注定要出问题的。

  最简单的表像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知乎粉丝最多的几名用户,几乎全是跟创始团队相关或者认识的人,这在其他社区简直是不可想象,这也造就了后期关于知乎天龙人的说法。

  以b站为例,今天就是陈睿的爸爸来了,你也得好好拍视频讨好用户,才有可能涨粉。

  某种程度上来说,一段时期里,知乎确实是规则最混乱和不公平的社区之一。你说不清有些人为什么会被封号,而有些人只是禁言。

  不得不说,从管理和经营的角度来讲,国内许多 App 的体量并不小,但是背后的母公司却还是小公司。

  在开放注册迎来了流量的暴涨之后,知乎也终于进入了资本的视线,商业化的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宗族式论坛的特色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颇高,尤其具备话语权的人——也就是大v——特别受人信赖。

  当时的知乎大v因为高学历高收入的标签,让论坛弥漫了一种天真的思维——这些人答题真的只是想分享知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怎么会需要软文收入呢?

  这种反广告的文化,相反成为了知乎营销的优势。反过来想,既然这个平台认定大v是不做广告的,那如果我投了广告,可信度岂不是比一般的广告高得多?

  当然用户也不是傻子。软文逐渐变多以后,用户们已经开始嗅到环境发生了变化,在一些答案的评论区,开始逐渐有质疑是否为广告的讨论。

  大概没有哪个平台比当时知乎更反感广告了,或许正是因为知乎一开始把调性拉得太高。其他平台认真输出的博主,接到广告,往往底下一片「恭喜恰饭」,唯独在当时的知乎,会被认为是「堕落了」。

  矛盾最为激化的时间大概在 15、16 年,标志性的事件是百度魏则西和「24 帧」成员被封号。百度魏则西事件中,知乎一度是抨击百度的主战场,微博和公众号的许多素材都来自知乎,也算得上知乎的一次出圈。

  没想到的是正是在这个主战场,传言百度买通了几位大V下场洗地,引起了知乎用户的公愤。最终,官方选择将这批大V封号处理。

  「24 帧」则是由一批大V组成的影评团体,虽然影视区一直是知乎软文的重灾区,但以团体性质接单的还属首例。因为在社区内引起了多次讨论,大部分成员最后也被封禁,知乎最后给出的理由是「抱团点赞」。

  其实从这两个事件中可以看出,知乎在各个甲方眼中,更多地承担的是 PR 的职责。

  这和知乎的特性有关。以电影领域举例,在还未看电影之前,观众也没法判断电影的好坏。这时候你只需要在知乎提一个「如何评价电影《xxxx》」的问题,然后买通数个大V去「有理有据」地夸赞,就很容易左右观众的观影选择。

  即使你去了电影院以后发现没有那么好,写作者也能以「每个人都有不同评判标准」来划清界限。放在 PR 领域道理类似。

  这两件事情撕开了知乎营销的遮羞布,乃至往后走,知乎是否存在广告这件事,已经不再是值得争论的话题。

  此时知乎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因为故事门槛低、流量大,所以用故事回答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挤压了专业问题的生存空间,同时为了获赞,编故事的也越来越多。

  另外,知乎已经不再是小众网站了,几轮融资后,资本市场对于这个社区有了更高的期待,内部必须开始思考商业化的问题。即使官方不考虑,免费提供了多年内容的创作者们,眼看其他平台博主挣的盆满钵满,很自然也有了变现的需求。

  可惜的是,在商业化的路程上,知乎一直走得太慢了。

  2016 年愚人节,知乎尝试上线了「值乎」功能,为问答导入付费。这种看似愚人节玩笑的事件,结果被果壳截胡。一个月后,果壳迅速上线了功能类似的「分答」,还邀请了王思聪入驻,风头瞬间盖过「值乎」,姬十三立马将其拆分随即融资,估值一个亿。

  那一年因此被捧成知识付费元年,对于知乎,媒体普遍评价「急了」。毕竟无论怎么看,知识付费是知乎最该去切的一块蛋糕。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有人评价知乎急了。急了两个字,基本就是知乎商业化道路上的缩影。

  急了,是因为跑太慢。为了赶上这波风口,知乎仓促下推出「知乎 live」,此后又接连上线「盐选会员」等多个功能,社区变得越来越复杂,收效却甚微。

  所谓知识付费风口更像是资本画下的饼,这阵风压根没有吹起来。说到底,短时间内「知识付费」是个伪命题,互联网上大部分的「知识」并不成体系,最多称之为「信息」。这些信息免费的时候,大家乐于看看,为它们掏钱?似乎不值得。

  「知乎 live」并没有给广大创作者带来收入,到今天已经有点名存实亡的味道了。挣得最多的一次说起来还有些羞耻,是李笑来去知乎开了一场 live,割了一大把韭菜。

  我曾经说过,大部分互联网产品变现模式其实非常单一,无非就广告、电商和会员。转来转去,收入最高的还是广告。

  既然知乎是各大品牌方眼中优质的 PR 平台,那么干脆开放广告好了。然而知乎第一次对于广告的尝试,堪称扭曲。

  2017 年下半年知乎开放了「品牌提问」,即品牌方可以通过品牌提问的方式公开招募用户为自己 PR,算是官方指定广告。

  这种方式的扭曲之处在于,品牌提问无论对甲方还是用户,都没有意义。知乎 PR 的价值本来自于社区和大V们的公信力,因此才能在「摸不透」的规则里做软广。

  一旦将这种行为官方化,用户看到品牌提问就知道是广告,正向的答案自然没有公信力可言,PR 也就失去了意义。

  更奇葩的是,知乎似乎没怎么想过去维护「品牌提问」。常见一个品牌提问下,寥寥个位数答案,赞同数也低得可怜。最严重的是,因为无人维护,谁都可以去回答,还常常发生 diss 品牌的答案占据第一名,导致翻车。

  你想想,如果你是甲方,走这个官方路径,花了大钱进行品牌提问,最后不能保证热度不说,还可能面临翻车的危险,你还敢用吗?

  这就是知乎新旧两种价值观起冲突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知乎需要商业化,引进品牌来投广告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又碍于「高知网站」的形象,吃相不能太难看,放不开手脚。

  急的知乎用户和各路媒体天天给知乎支招。

  随着社区氛围的下降,对知乎大V来说,在知乎答题已经变成一件收益很低的事情。自己的答案被站外四处转载获得远高于站内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流量,免费写答案要被杠,收费写答案又要被骂,创作体验已经很差了。

  甚至,一大批知乎大V选择了出走。这两年你可以看到各大社区都能在知乎这儿挖一片墙角。


好在从去年开始,知乎似乎完全放下了架子,拥抱商业化,开始公开招募 MCN,走上了和小红书、微博这些平台无二的道路。

  只是对于很多人来讲,知乎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知乎了。「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分享你刚编的故事」等等已经成了日常黑知乎的梗,「知乎大V」甚至都快成一个贬义词了。

  那个「认真你就赢了」,推崇友善、专业的知乎,回不去了。任何社区的发展似乎都敌不过这个规律:小众终究会败于大众的平均值。

  回到我最初所说,我依然认为知乎是中文互联网世界里质量最高的知识分享社区之一,只要你会使用,总能找到其他网站和社区给不了你的知识、经验与见解。互联网需要知乎,需要这么一个平台,能让人无拘束地提问,让人提供专业的回答。

  因为互联网的一大功能就是「解惑」,人类天生拥有好奇心,我们很多时候打开电脑,就是想向这个广阔的世界提一个问题,而问号背后的答案,其实是无穷的。

  我至今记得几年前,在知乎偶然看到一些精彩的答案,内心的满足感。那是贫瘠的大脑碰到一汪清泉的喜悦,无聊的生活窥见他人精彩人生的兴奋。

  只是知乎错过了太多,没有变成我们心中的样子。

  之所以这么认真地去聊知乎,是因为知乎碰到的问题,对于小众社区来说,太过典型了。小众社区走向大众,要顺应资本的期待去商业化,要打破天花板,牺牲一部分过去的氛围,是不得不面对的悖论。

  怎么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怎么实现平稳过渡,是对管理层最大的考验。

  关于社区的分析,暂时就到这期为止。各大社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通过知乎去推导。当然,知乎的故事也远未到结束的时候。不要去将它当成什么人均 985 年薪百万的高知平台,也不要去将它看作「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故事会,你会发现它依旧是一个不错的网站。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