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20:55更新:

————————————

@央视财经【315晚会惊曝多家知名商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科勒卫浴、宝马、Max Mara均在列,海量人脸信息已被搜集】监控摄像头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已经无所不在,但您也许不知道,有些商家所安装的摄像头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

记者在全国多地先后调查了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所到之处,人脸识别信息均被偷偷获取,没有一个商家明确告知,征得同意更是无从谈起。比如,在无锡宝马汽车4S店记者发现了瑞为公司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在港汇恒隆Max Mara专卖店,记者看到了万店掌公司的摄像头。科勒卫浴也在全国上千家门店安装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消费者只要进了其中一家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编号,以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科勒卫浴都会知道。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威胁用户的财产安全、隐私安全等。

记者注意到,科勒卫浴的摄像头上标注着“万店掌”字样。除了苏州万店掌公司,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雅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同样为不少商家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其中,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透露,“这种摄像头已经安装了几十上百万个了。”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薛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平台目前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已经上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收集人脸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央视财经)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天眼查App显示,涉事公司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法定代表人及最大股东为周圣强,持股比例约53.5%。该公司注册资本约673万人民币。

天眼查经营风险显示, 此前该公司有一条行政处罚记录。其曾经被江苏省苏州地方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处以2391.81元罚款。此外,据融资历程显示,该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交易金额超9000万人民币,投资方有德同资本、金沙江创投等。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涉事公司广州雅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李伟桥,注册资本为2081.63万人民币,该公司最大股东为时仲波,持股比例约81%。

此外,该公司有5家对外投资公司,包括广州雅量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南昌雅小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鼓楼区雅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限公司等。

涉事公司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沈修平,注册资本为7946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研究;电子与智能化工程;公共安全防范设备;企业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等。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上市信息显示,该公司现已终止上市。在此前已完成的多轮融资中,交易金额累计超1亿人民币,资方有腾讯、尖晶资本、红豆电信等身影。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天眼查App显示,涉事公司为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HERBERT V. KOHLER JR,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品经营;协助或代理其所投资企业从国内外采购该企业自用的机器设备;在中国境内收购不涉及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出口;智能家庭消费设备等。该公司由科勒亚洲有限公司100%持股。

天眼查经营风险显示,该公司此前有多条行政处罚记录,处罚事由涉及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无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被责令改正。

相关阅读:

3·15晚会曝光 | 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商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海量人脸信息已被搜集!

在上海家饰佳科勒卫浴专卖店,摄像头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然而,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他们的这种摄像头与众不同,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而且不少门店都装有这种摄像头。

科 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东区零售销售主任:“这个的话好像也有,外区域也有。”

记者:“大区有这种人脸识别管理客户的系统是吧?”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东区零售销售主任:“嗯 。”

有了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一旦顾客进入科勒卫浴门店,人脸信息就会被捕捉、记录,以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科勒卫浴都会知道。

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东区零售销售主任:“比如这个人过来了,B店会提示这个人也逛过A店,B店如何去接待、如何去报价,就有心理准备了。”

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目前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支付密码、账号密码等,由于用户无法更改自己的人脸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威胁用户的财产安全、隐私安全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时应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记者在上海接连走访了三家科勒卫浴的门店,均看到了这种号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然而从记者进店一直到离开,都没有得到明确的提示和告知,征得同意更是无从谈起。

在科勒卫浴门店,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摄像头,真的偷偷捕捉了顾客的人脸信息吗?

记者注意到,这个摄像头上标注着“万店掌”字样,记者通过联系,见到了苏州万店掌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薛经理承认,科勒卫浴确实装了他们公司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

记者:“科勒是全国性地装吗?”陈经理:“全国性的,科勒也有上千家。”记者:“每家店都装?”陈经理:“对,每家店都装。”

为了证实所言非虚,记者仅仅提供了一个到店时间点,薛经理就通过科勒卫浴系统的后台,调出了记者的照片进店信息。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捕捉记录显示,不到两分钟,记者被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功能抓拍了三次,角度虽然不同,但人脸编号都是相同的,不仅如此,记者去过的不同门店,人脸信息均被抓取,而且人脸信息编号也都是相同的,可见记者的人脸信息已经被科勒卫浴精准掌握。

记者从后台系统上看到,与记者同一时间段进入科勒卫浴门店的其他顾客,人脸识别信息同样被抓取。

陈经理:“跟你讲一下,只要进店,就能够获取。它是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抓取。每一个后面会生成一个ID。”记者:“抓取人脸是吧?”陈经理:“对。”记者:“人脸识别数据。”陈经理:“对,然后抓取一个ID。”记者:“不需要经过同意和认可。”陈经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记者:“就直接抓?”陈经理:“对。”

在顾客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涉及顾客隐私、财产安全的人脸识别信息,被偷偷获取。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薛经理介绍,苏州万店掌能够为商家提供专业的人脸互动营销解决方案,人脸识别率非常高。

陈经理:“基本来讲,现在不戴口罩,人脸识别率肯定有95%,但是戴口罩就不好说了,85%-80%吧。”

除了科勒卫浴,不少企业都安装了他们的人脸识别系统。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这位经理还现场登录了江苏大剧院的人脸识别系统后台,记者看到此时进入江苏大剧院顾客人脸信息瞬间被抓取。

陈经理:“实时就是后台的抓拍。”记者:“现在就是实时的后台。陈经理:“是抓拍的。”记者:“今天是7日。14点08分进来一个,09分进来一个,21分进来一个,38分进来一个。”陈经理:“实时抓的。”记者:“进来就抓取是吧?”陈经理:“对,在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记者:“一般是新顾客,男女、年龄、戴不戴眼镜、是不是亚洲人、心情是不是平静。”

系统不仅捕捉了顾客的人脸信息,竟然还能分析出顾客的性别、年龄,甚至此时此刻的心情。

除了苏州万店掌公司,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为不少商家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经理:“这是正通的,这里有账号,100多家店全部上了我们家的人脸识别系统,只上人脸识别系统,代理的都是高端的车子,宝马什么的。”

王经理告诉记者,顾客只要去过正通汽车100多家4S店中的任意一家,人脸信息就会被掌握。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王经理带记者来到了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和平路21号的宝马汽车4S店,记者在该店的展厅入口处以及售后服务的入口处看到了两台悠络客人脸识别摄像头。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悠络客的王经理随即用自己手机打开这家店的系统后台,记者看到自己的人脸识别信息已经被抓取。

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经理:“已经出来了,第一时间,到店记录。”记者:“16次到店。”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经理:“我是第7次。”

悠络客一名业务经理承认,由于他们的设备都是无感抓拍,在捕捉顾客人脸信息时,无需告知顾客,更无需经过顾客同意。

何经理:“我们的设备就相当于一台普通的监控,无感非配合的,客人进来都会被抓取。”记者:“自动抓取?”何经理:“对,对,对”记者:“不像我们安个手机软件,或怎么样说你要同意。”何经理:“对,不是要你正对着摄像头同意什么的,不是那种的。”

广州雅量科技有限公司,也有类似的人脸识别系统。

大厅的一台显示器,显示着雅量公司为全国各地一些商家安装的数万个摄像头,正在实时地获取顾客的人脸识别信息。

在雅量公司,技术人员可以远程实时查看外地一家超市摄像头捕捉人脸信息的现场。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雅量智能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黄经理:“这边有性别和年龄的属性。”记者:“是这个人吗?刚才进来的。”黄经理:“不是,现在进来的马上就会出来了。”记者:“抓到了一个35岁。”

通过监视屏幕记者看到,顾客并不知道他们不可更改的人脸信息,此时此刻正在被超市入口处的摄像头抓取。

记者:“这个数据采集过程,客户是没有任何感知的吧?”黄经理:“对。”记者:“客户都不知道是吧?”黄经理:“对。”记者:“肯定让他没有任何觉察?”黄经理:“那肯定的,通过硬件,比如摄像头,我们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有这个东西了。”

此外商家还可通过这个系统,手动为被抓拍的顾客添加各种信息,甚至还可以把某些特殊人员加入黑名单。

黄经理:“像这一部分的话,我们可以手动做一个标签,比如说像同行、职业打假人、记者之类的。这种标签一旦打上,很精准,到时候不管你到我这个门店,还是到全部其它分店,都一目了然。”

瑞为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系统。

瑞为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孙经理:“像这个设备,这些都是无感的。”

在我们身边,究竟还有多少商家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商家是否会明确告知并征得顾客同意呢?

在无锡宝马汽车4S店,记者发现了瑞为公司的人脸识别摄像头。

315晚会曝光:科勒等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在港汇恒隆MaxMara专卖店,记者也看到了万店掌公司的摄像头。

记者在全国多地先后调查了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所到之处,人脸识别信息均被偷偷获取,没有一个商家明确告知,征得同意更是无从谈起。

记者:“人脸识别功能、客流管理这种摄像头,大概装了多少个?”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薛经理:“总计数量很大,还没有具体统计过。刚才报的那几家单位,门店就上万了,还没有说其他的小客户呢。”

记者:“像这种摄像头,咱们现在能装多少个了?”悠络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何经理:“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个吧。”

记者:“2353个是你们现在实际的服务门店个数吗?”雅量智能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黄经理:“对。”

尽管法律明确规定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获取人脸识别信息,然而在我们周围,偷偷获取涉及我们隐私、财产安全的人脸识别摄像头数量惊人,甚至这些最核心的生物识别信息,已经被和我们毫无关系的第三方公司所掌握。

苏州万店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薛经理:“在我们服务器上面,总账号就可以进去,看得到。”记者:“总账号能看到各个企业的数据,也能调用也能看?”薛经理:“对。”记者:“那目前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大概能有多少呢?”薛经理:“肯定上亿了,累计到现在肯定上亿了。”

“售楼处的人脸识别记住你了……”浙江女孩去买房被中介拒绝!还有人曾戴头盔去看房

售楼部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来精准“掌握”客户?有网友说,因担心面部信息被盗用,甚至戴着头盔去看房。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近日,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召开了一次检察听证会,和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涉嫌侵犯不特定消费者人脸信息的行政公益诉讼有关。

这样的听证会,在全省还是首次。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售楼处人脸识别记住你了……”

李小姐(化名)在杭州湾某地上班,为了上下班方便,想买套房子。今年春节前的几天,她转了几个楼盘,看中一套房子。

为了享受购房优惠,她赶到一家中介机构,向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要买房。

随后,中介的一番话令李小姐震惊:“对不起,你已经被售楼处的人脸识别记录了,售楼处有了你的信息,我们没法给你优惠。”

李小姐越想越生气,拨打了全国检察服务电话12309,反映了自己的遭遇。

慈溪检察院派出检察官暗访。经过两天的暗访,检察官们发现:这里10多个楼盘,大部分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售楼处的角落,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相关证据出示

而和李小姐遭遇类似的购房者,还真不少。

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马津津举证说,“调查时,售楼人员自己也承认,他们可以存储买房人脸部特征,用于比对和识别买房人。即使你戴着口罩,也能识别出来。来过几趟,什么时间来的,一览无余。另外,售楼大厅也没有公开明示收集买房人脸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更未主动告知并经买房人同意。”

检察官认为,上述收集人脸信息的做法,涉嫌侵犯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房产商此举用来区分客户来源,甄别是否中介带客,以便于与中介结算佣金。但这种行为,违反了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

各方专家观点:建议拆除

这场听证会长达两个小时,来参加的人,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公益组织代表、律师代表、法学专家、软件技术专家等。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律师代表陆逸翔认为,本案中楼盘开发商的行为,系违法收集买房人的个人生物信息,属于侵害不特定消费者个人信息,社会公共利益已受到侵害。

宁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何跃军建议,房产企业对各类客户加强线下审核,并拆除人脸识别系统。

技术专家包思诚认为,房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没有必要性,建议取消。对于已经采集的数据,应根据相关法律要求进行保护。

慈溪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朱红晖说,“当前,刷脸时代已经到来,既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也引发社会大众对人脸信息安全的诸多担忧。从现有情况看,一些企业或单位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时,漠视公众知情权隐私权。因此,希望各当事主体在经营过程中,自觉遵守消费者信息保护义务。”

目前,慈溪市检察院就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

记者 程潇龙

通讯员 范宏昕 马津津

相关报道:

被售楼处人脸识别拍到,买房多花30万?有人被迫戴头盔看房

想买房的你走进了一家售楼处。热情的工作人员举着托盘走到你身边,托盘上放着三种不同的饮料。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会替你考虑周末去哪娱乐,孩子在哪上学,怎样付款“最划算”……

但他大概率不会告诉你,当你在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时,天花板上的摄像头正在对你进行人脸识别。

“售楼处戴口罩也能人脸识别!”“杀伤力惊人的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以“买房”加“人脸识别”为关键词在网上检索,这样的消息比比皆是。

在南都记者的调查中,多家售楼处承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更有房地产业内人士称,“类似的系统每一个公司都有”。但专家提醒,未经消费者同意就抓拍其人脸照片涉嫌侵权,数据一旦泄露危害极大。

房企暗中铺开人脸识别 有购房者戴头盔看房

近期,一则“戴头盔看房”的小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还有字幕:“为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去看房”。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网上流传的“戴头盔看房”视频。图自网络。

导致看房者出此奇招的,正是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

房地产中介袁宇告诉南都记者,房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其“分销模式”有关。每当新楼盘上市时,房企一方面会花大量费用做营销宣传,吸引潜在购房者,另一方面也会找各种卖房平台作为“分销渠道”,让渠道帮忙招徕客户。

如果购房者是看了房企宣传前来买房,叫做“自然到访客户”,说明房企的营销费没白花;如果购房者被渠道中介带上门,就属于“渠道客户”,房企要给予中介一定的“好处费”,即提成佣金。

过去,房企销售与渠道中介抢客户的“混战”经常发生。而人脸识别,就是为了帮助房企判断某个购房者是什么类型、是谁的客户,佣金应该发给谁。

“现在基本上每个开发商都有这种人脸识别系统”,房企员工徐怡芳对南都记者说,如果没有人脸识别,就会有很多“灰色地带”。

她举例说,客户A和客户B一起来售楼处,销售A接待了他们,但只有客户A登记了信息。当客户B再次上门时,是跟中介B一起来的。最后,客户B通过中介B成交了。销售A发现他接待过客户B,会认为这是他的客户,销售A和中介B就会产生争执。

徐怡芳还提到,房企销售和渠道中介的佣金不一样,一些购房者会在自己到过售楼处后再去找中介。“中介会给他们一些优惠的甜头,但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这一单的销售成本就变高了,既花了营销费,又多付了佣金。

房地产中介程鑫认为,除了房企,中介也能从人脸识别中受益。他告诉南都记者,人脸识别可以确定中介的首看时间、获客数量。在中介首次带客看房后,房企会为中介机构提供两到三个月的保护期。这期间即使有其他中介抢走客户并签约,也不会获得佣金。

记者现场调查:就算戴口罩也会被“无感”抓拍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为了满足房企需求,多家公司推出了“人脸识别渠道风控”产品,且市场铺得很大。

以深圳市明源云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明源”)为例,该公司在其官网宣称,相关产品已覆盖“80+”城市、“1100+”项目。佛山市大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迈”)则介绍,疫情发生后,看房者往往戴着口罩,但其系统在江门骏景湾集团-领峰项目上线一个月以来,识别率仍然高达97.77%。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明源公司官网上的产品介绍界面。图自AI前哨站。

近日,南都记者以购买产品为由,联系上了明源公司销售陈兵。据陈兵介绍,明源的人脸识别系统分为软、硬件两部分,包括多家合作厂商:摄像头等硬件跟旷视定制,算法与华为合作,数据则缓存在阿里云。

“我们做过测试,可以同时识别50个人,戴口罩也可以识别。”陈兵说,与传统的安防视频不同,系统可以识别并预测看房者的行动路径,框选其必经路线,设置摄像头进行抓拍。拍完后,系统还会自动选出一到两张“最优照片”。

等看房者确定买房,用“人证一体机”进行身份验证时,系统后台就会将身份证信息绑定到此前的记录上,“相当于人、人脸、手机号、所有来访记录进行比对”。

当记者以前述“戴头盔看房”的视频举例,提出看房者可能有隐私顾虑时,陈兵表示,人脸识别摄像头和监控摄像头的外观一样,可以全程“无感”抓拍。“他们是不知道的,之前确实听说过相关的案例,但是现在慢慢没有了。”

为了体验无感抓拍的效果,南都记者假装看房,来到了北京市大兴区的中国铁建·国际公馆(下称“铁建”)售楼处。这里正在使用明源的产品。

在一个小时的体验中,南都记者看到了多个标着“旷视”字样的摄像头,一楼有三个,二楼样板间区域至少有两个。但无论是在售楼处门口还是楼内,摄像头处均无人脸识别提示,销售人员也并没有提及人脸识别。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铁建售楼处内部标着“旷视”字样的摄像头。图自AI前哨站。

记者全程戴口罩完成“看房”后,陈兵询问了记者当天的衣服颜色,很快找其同事调出了四张抓拍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成功拍到了记者,有一张甚至是记者在售楼处外张望的照片,右上角的时间标记精确到秒。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人脸识别系统抓拍到了记者在售楼处外张望。图自AI前哨站。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系统功能,陈兵又展示了另一个项目的后台截图。

截图显示,戴口罩的陈兵在33分钟内被抓拍到三次,每一次抓拍的时间、照片、“人证一体机”拍摄的对比底图及“人脸相似度”均列在其中。

此外,系统还有“查看短视频”的功能,其中一个视频展示了陈兵从画面外走进售楼处门口的全过程。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人脸识别系统后台的截图。图自AI前哨站。

一张脸关系到几十万元?信息不透明导致纠纷不断

在房地产从业者看来,人脸识别好处多多。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中暗藏猫腻。

“一般人对类似人脸识别这样的高科技运用,大概都是一种‘用就用了呗’的无所谓态度。不过,当人脸识别和购房优惠挂钩,一张脸算下来有好几十万的折扣时,恐怕没人能够淡定了吧?”房地产自媒体“重庆地产news”这段话,道出了其中玄机。

在去年底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该自媒体称,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或者说此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同一套房屋,消费者从不同渠道购入,差价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货比三家”本是人之常情,但房企用上人脸识别之后,就等于将消费者“一拍定终身”。

“戴头盔看房”的极端案例由此而来。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晓人脸识别的存在,因此与房企、中介产生纠纷。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一位房产中介发布视频称,购房者“买多了几十万”。图自网络。

“售楼处在不告知本人,未经授权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私下识别获取人脸生物信息,这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本人个人生物信息安全。”今年8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称,天津“XX文苑新房售楼处”擅自采集了他的人脸信息。

原来,一个月前,这位网友通过中介购买了XX文苑的一套房屋。但在8月4日,他被售楼处告知,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曾经识别到与他相似的人独自看房,因此他属于自然到访客户,不属于中介渠道客户,不能享受渠道优惠。

“仅通过未经本人授权的人脸识别对比,售楼处就单方面霸王条款认定本人曾来过售楼处,为售楼处自访客户,严重损害本人购房利益。”这位网友说,在多次交涉中,售楼处均“态度恶劣”,他投诉无门,“十分困扰”。

之后,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反馈称,该事件“属于合同纠纷,建议市民到法院自诉解决”。对于网友提到的售楼处“侵权私自获取人脸信息”的行为,河西区政府并未回应。

315晚会曝光:科勒收集人脸数据,能分析顾客到店的心情

全国首例!南京售楼处人脸识别要”下架”了

扬子晚报网11月29日讯(记者 马祚波)近期地产圈热议的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在南京有了“说法”。记者11月29日从南京房地产市场独家获悉,已有多家售楼处接到相关部门电话通知,要求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全国首例!南京售楼处人脸识别要下架了

11月25日《扬子晚报》A10版报道

由于担心自己的面部信息被盗用,有买房人戴着头盔去售楼处看房的视频,在房产圈掀起舆论热浪。人脸识别系统被国内多家“头部”开发商安装并使用的主因,据称是为了区分自然到访客户和“渠道”客户。南京一家知名房企的营销总监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渠道”就是所谓的“分销”,是售楼处案场之外的销售渠道,主要负责帮开发商“拉客”,如果有成交,房企必须支付给分销商一定的费用。过去区分自然访客和“渠道”客户,通常要靠人工登记,虚假登记的情况难以杜绝;引入人脸识别系统后,可以“悄无声息”地将客户面部信息录入系统,将来成交房源的话,再进行比对,“省时省力”。

“这在以后行不通了。”11月29日上午,在南京城南、江北、河西等地开发有多家楼盘的一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到南京市相关部门的电话通知,要求拆除售楼处里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具体拆除时间并没有明确,应该会尽快吧”,该人士表示,这家企业在南京的楼盘大都属于比较好卖的项目,使用“渠道”拓客的楼盘目前仅剩一两家,均属尾盘,人脸识别系统正安装在这些楼盘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市房管部门了解到,27日,南京市已启动对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检查,南京本地的部分开发企业在过去两天也陆续接到相关部门的通知,要求拆除人脸识别系统。不过,由于涉及到年终跟“渠道”结算费用的关系,何时拆除尚未最终确定,“最快明天周一会在公司例会上讨论,到时应该会有结果”,一位负责人表示。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严静

相关阅读:

被售楼处人脸识别拍到,买房多花30万?有人被迫戴头盔看房

想买房的你走进了一家售楼处。热情的工作人员举着托盘走到你身边,托盘上放着三种不同的饮料。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会替你考虑周末去哪娱乐,孩子在哪上学,怎样付款“最划算”……

但他大概率不会告诉你,当你在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时,天花板上的摄像头正在对你进行人脸识别。

“售楼处戴口罩也能人脸识别!”“杀伤力惊人的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以“买房”加“人脸识别”为关键词在网上检索,这样的消息比比皆是。

在南都记者的调查中,多家售楼处承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更有房地产业内人士称,“类似的系统每一个公司都有”。但专家提醒,未经消费者同意就抓拍其人脸照片涉嫌侵权,数据一旦泄露危害极大。

房企暗中铺开人脸识别 有购房者戴头盔看房

近期,一则“戴头盔看房”的小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还有字幕:“为保护个人信息,戴着头盔去看房”。

戴头盔看房!售楼处用人脸识别,买房可能要多花30万?

网上流传的“戴头盔看房”视频。图自网络。

导致看房者出此奇招的,正是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

房地产中介袁宇告诉南都记者,房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与其“分销模式”有关。每当新楼盘上市时,房企一方面会花大量费用做营销宣传,吸引潜在购房者,另一方面也会找各种卖房平台作为“分销渠道”,让渠道帮忙招徕客户。

如果购房者是看了房企宣传前来买房,叫做“自然到访客户”,说明房企的营销费没白花;如果购房者被渠道中介带上门,就属于“渠道客户”,房企要给予中介一定的“好处费”,即提成佣金。

过去,房企销售与渠道中介抢客户的“混战”经常发生。而人脸识别,就是为了帮助房企判断某个购房者是什么类型、是谁的客户,佣金应该发给谁。

“现在基本上每个开发商都有这种人脸识别系统”,房企员工徐怡芳对南都记者说,如果没有人脸识别,就会有很多“灰色地带”。

她举例说,客户A和客户B一起来售楼处,销售A接待了他们,但只有客户A登记了信息。当客户B再次上门时,是跟中介B一起来的。最后,客户B通过中介B成交了。销售A发现他接待过客户B,会认为这是他的客户,销售A和中介B就会产生争执。

徐怡芳还提到,房企销售和渠道中介的佣金不一样,一些购房者会在自己到过售楼处后再去找中介。“中介会给他们一些优惠的甜头,但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这一单的销售成本就变高了,既花了营销费,又多付了佣金。

房地产中介程鑫认为,除了房企,中介也能从人脸识别中受益。他告诉南都记者,人脸识别可以确定中介的首看时间、获客数量。在中介首次带客看房后,房企会为中介机构提供两到三个月的保护期。这期间即使有其他中介抢走客户并签约,也不会获得佣金。

记者现场调查:就算戴口罩也会被“无感”抓拍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为了满足房企需求,多家公司推出了“人脸识别渠道风控”产品,且市场铺得很大。

以深圳市明源云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明源”)为例,该公司在其官网宣称,相关产品已覆盖“80+”城市、“1100+”项目。佛山市大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迈”)则介绍,疫情发生后,看房者往往戴着口罩,但其系统在江门骏景湾集团-领峰项目上线一个月以来,识别率仍然高达97.77%。

戴头盔看房!售楼处用人脸识别,买房可能要多花30万?

明源公司官网上的产品介绍界面。图自AI前哨站。

近日,南都记者以购买产品为由,联系上了明源公司销售陈兵。据陈兵介绍,明源的人脸识别系统分为软、硬件两部分,包括多家合作厂商:摄像头等硬件跟旷视定制,算法与华为合作,数据则缓存在阿里云。

“我们做过测试,可以同时识别50个人,戴口罩也可以识别。”陈兵说,与传统的安防视频不同,系统可以识别并预测看房者的行动路径,框选其必经路线,设置摄像头进行抓拍。拍完后,系统还会自动选出一到两张“最优照片”。

等看房者确定买房,用“人证一体机”进行身份验证时,系统后台就会将身份证信息绑定到此前的记录上,“相当于人、人脸、手机号、所有来访记录进行比对”。

当记者以前述“戴头盔看房”的视频举例,提出看房者可能有隐私顾虑时,陈兵表示,人脸识别摄像头和监控摄像头的外观一样,可以全程“无感”抓拍。“他们是不知道的,之前确实听说过相关的案例,但是现在慢慢没有了。”

为了体验无感抓拍的效果,南都记者假装看房,来到了北京市大兴区的中国铁建·国际公馆(下称“铁建”)售楼处。这里正在使用明源的产品。

在一个小时的体验中,南都记者看到了多个标着“旷视”字样的摄像头,一楼有三个,二楼样板间区域至少有两个。但无论是在售楼处门口还是楼内,摄像头处均无人脸识别提示,销售人员也并没有提及人脸识别。

戴头盔看房!售楼处用人脸识别,买房可能要多花30万?

铁建售楼处内部标着“旷视”字样的摄像头。图自AI前哨站。

记者全程戴口罩完成“看房”后,陈兵询问了记者当天的衣服颜色,很快找其同事调出了四张抓拍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成功拍到了记者,有一张甚至是记者在售楼处外张望的照片,右上角的时间标记精确到秒。

戴头盔看房!售楼处用人脸识别,买房可能要多花30万?

人脸识别系统抓拍到了记者在售楼处外张望。图自AI前哨站。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系统功能,陈兵又展示了另一个项目的后台截图。

截图显示,戴口罩的陈兵在33分钟内被抓拍到三次,每一次抓拍的时间、照片、“人证一体机”拍摄的对比底图及“人脸相似度”均列在其中。

此外,系统还有“查看短视频”的功能,其中一个视频展示了陈兵从画面外走进售楼处门口的全过程。

戴头盔看房!售楼处用人脸识别,买房可能要多花30万?

人脸识别系统后台的截图。图自AI前哨站。

一张脸关系到几十万元?信息不透明导致纠纷不断

在房地产从业者看来,人脸识别好处多多。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中暗藏猫腻。

“一般人对类似人脸识别这样的高科技运用,大概都是一种‘用就用了呗’的无所谓态度。不过,当人脸识别和购房优惠挂钩,一张脸算下来有好几十万的折扣时,恐怕没人能够淡定了吧?”房地产自媒体“重庆地产news”这段话,道出了其中玄机。

在去年底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该自媒体称,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或者说此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同一套房屋,消费者从不同渠道购入,差价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货比三家”本是人之常情,但房企用上人脸识别之后,就等于将消费者“一拍定终身”。

“戴头盔看房”的极端案例由此而来。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晓人脸识别的存在,因此与房企、中介产生纠纷。

戴头盔看房!售楼处用人脸识别,买房可能要多花30万?

一位房产中介发布视频称,购房者“买多了几十万”。图自网络。

“售楼处在不告知本人,未经授权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私下识别获取人脸生物信息,这种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本人个人生物信息安全。”今年8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称,天津“XX文苑新房售楼处”擅自采集了他的人脸信息。

原来,一个月前,这位网友通过中介购买了XX文苑的一套房屋。但在8月4日,他被售楼处告知,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曾经识别到与他相似的人独自看房,因此他属于自然到访客户,不属于中介渠道客户,不能享受渠道优惠。

“仅通过未经本人授权的人脸识别对比,售楼处就单方面霸王条款认定本人曾来过售楼处,为售楼处自访客户,严重损害本人购房利益。”这位网友说,在多次交涉中,售楼处均“态度恶劣”,他投诉无门,“十分困扰”。

之后,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反馈称,该事件“属于合同纠纷,建议市民到法院自诉解决”。对于网友提到的售楼处“侵权私自获取人脸信息”的行为,河西区政府并未回应。

戴头盔看房!售楼处用人脸识别,买房可能要多花30万?

网友认为,售楼处获取其人脸信息的问题也需要处理。图自人民网。

这位天津网友的遭遇并非孤例。在各个网络社区内,均有网友反映类似问题。

一位知乎网友提到,她的老公曾经陪朋友去看房,没有主动留下任何信息。今年两口子自己买房,找的是中介,也谈好了“返点”。但他们交完首付后,中介说,两人被人脸识别系统锁定到了此前接待朋友的销售身上,不属于他的客户,也就无法返点。

专家:无感抓拍不合规,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所谓的人脸识别渠道风控产品,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无感抓拍:陈兵在向记者推销时,多次提到这一点,并称这会提高客户的体验。

售楼处的人脸数据会被保存多久?陈兵称,人脸数据、手机号码“都是永久保存的”,但房企内部一般只对指定的管理层开放数据查看权限。

在实地体验“无感抓拍”后,记者以看房者身份致电铁建售楼处,询问人脸识别情况。工作人员承认了系统的存在,但辩称售楼处没有隐瞒客户,“一进门的位置就有摄像头”——她认为,看房者看到了摄像头,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人脸会被抓拍。只有确定成交的看房者,才会被要求输入身份证等更具体的个人信息。

然而,当记者要求删除人脸图片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集团核对信息时发现录像缺失,“有的领导肯定会挨说,可能会有相应的处罚”。因此,她拒绝了记者的要求,并坦言短期内相关信息不会被删除。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房企和技术企业,对于数据存储期限的说法并不一样。在探访铁建后,南都记者又以看房者身份致电万科和保利旗下的部分售楼处,多个销售表示确有人脸识别系统。一位销售说,渠道客户的人脸数据会保存一个月,自然到访客户的数据则会永久保存,无法删除。

产品与明源类似的大迈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人脸照片会在云端存储一年。

售楼处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看房者无感抓拍,是否侵权?

《网络安全法》和《民法典》已有规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下称“规范”),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操作指南: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多位专家表示,售楼处工作人员所谓“购房者看到摄像头就等于知道被抓拍人脸”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

App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认为,主打“无感”的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行为,存在明显的合规问题:既没有单独向看房者告知收集、使用其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也没有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此外,人脸识别将看房者区分为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优惠力度,还有“价格和服务歧视”的嫌疑。

在他看来,售楼处完全可以采取更透明的方式:工作人员在看房者进入售楼处之前就告知人脸识别的存在及其用途,让看房者自主作出选择。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指出,售楼处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的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保护用户权益,因此使用该系统的正当性、必要性令人怀疑。直接将看房者人脸照片上传云端的做法,也会带来较高的安全风险。

“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的人脸识别数据安全标准,对数据的存储、传输、销毁有严格要求。相关企业应该考虑这些问题:永久存储数据有必要吗?是否与用户达成约定?”左晓栋指出,在房屋销售的场景下,看房者的人脸信息会关联其他个人信息,相关数据一旦泄露,危害极大。

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作人熊定中认为,售楼处的无感抓拍,已侵犯了看房者的个人信息权益,“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非常明显”,值得探讨的是有哪些侵权主体。

“售楼处的组织方肯定是侵权行为的第一责任人。有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人脸识别的技术提供方是否侵权。我个人认为要重点关注技术提供方的主观故意和过错问题。虽然他们在出售产品和技术的时候不一定知道最终用在何处,但他们具有法定义务去审核接收方是否尽到了合理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自己的行为是否在帮助接收方共同侵权。”熊定中说。

左晓栋建议,任何机构与企业应该慎重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使用前需要仔细评估其正当性、必要性、安全性。“用户拥有知情权。如确需使用,应当征得用户同意。”

(袁宇、程鑫、徐怡芳、陈兵均为化名)

统筹:南都记者冯群星

采写:南都记者潘颖欣 冯群星 实习生张弛

编辑:林广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