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你随便拍,「光影」我任意调,MIT谷歌新研究,器材党老法师看了会沉默

  金磊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报道公众号 QbitAI

  在摄影这件事上,「光影」简直不要太重要。

  毕竟大师们摄影作品,大多都是对「光」和「影」的拿捏。

  △来自俄罗斯摄影师 George Mayer

  而最近,MIT 和谷歌等机构联手提出了一种用神经网络「打光」的新方法,大大降低了对「光影」拿捏的门槛——神经光线传输 (Nerual Light Transport,NLT)。

  例如下图所示,只要拍好人物照片,无论背景如何转换,都可以相应的调节人物身上的「光影」。

  去背景后的「AI 打光」效果更加明显。

  还有这样的。

  虽说「打光」效果是出来了,但这画风…有点像阴间的东西了。

  言归正传,继续聊聊 NLT 这项技术。

  NLT——拿捏光线的一把好手

  光线传输(LT)可以描述一个场景中,物体在不同光照和方向下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而完整地了解一个场景的 LT,还可以实现任意光照下的新视图合成。

  于是,MIT 和谷歌的研究人员基于图像 LT 采集(以人体为主),提出了一种半参数的深度学习框架,来学习 LT 的神经表示,名曰NLT

  总体而言,NLT 可以单独或同时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 用定向光或 HDRI 图,重新照亮场景的光线真实性。

  • 合成具有视图依赖性效果的新视图。

  来看下 NLT 在不同任务下的效果。

  首先是「定向重打光」 (Directional Relighting)。

  可以看到人物在光线的变化下,阴影、高亮的变化非常自然。

  接下来,是基于「背景图的重打光」 (Image-Based Relighting)。

  从背景图中,大致可以判断光源(太阳)的方向,而随着背景图的转动,人物身上的阴影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最后,是「视图合成+同步光源」 (View Synthesis & Simultaneous)。

  除了视觉效果惊艳之外,从定性角度来看,NLT 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在「重打光」(Redlighting)任务中,与其它基线方法相比,在 PSNR 和 SSIM 两个指标中都取得了最先进的结果。

  同样,在「视图合成」任务中,NLT 的结果也是相当不错。

  那么,NLT 具体是如何实现这般效果的呢?

  NLT 模型:「查询」、「观测」两步走

  NLT 的模型网络主要由 2 条路径构成,分别是查询路径 (Query Path)和观测路径 (Observation Path)。

  「观测路径」将附近的 K 个观测值作为输入,在目标光和观察方向周围采样,并将它们编码成多尺度特征,汇集起来用来消除对其顺序和数量的依赖。

  接下来,这些汇集起来的特征将被连接到 「查询路径 」的特征激活上。

  这条路径将所需的光线和观察方向,以及物理上精确的 disue base 作为输入。

  「查询路径」预测了一个残差图,该残差图被添加到 diuse base 上,用来产生纹理渲染。

  最后,通过将深度神经网络嵌入到 UV 纹理空间中,便可以合成与可见光线和观看角度对应的纹理空间 RGB 图像。

  华人小哥一作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是来自 MIT 的博士生,张修明。

  张修明目前在 MIT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从事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工作,尤其对重光照、视图合成和材料建模感兴趣。

  另一位主要作者是 Sean Fanello。

  Sean Fanello 是一名研究科学家,也是谷歌的经理,在谷歌领导容量性能捕获方面的工作。

  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数字人类、体积重建、高质量的深度传感和非刚性跟踪。

  最后,项目将在近日开源,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下方参考链接中的信息更新。

  参考链接:

  http://nlt.csail.mit.edu/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