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德国无法离开华为:光鲜外表下的德国4G之殇

7月中旬,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向外界表示,该国5G建设对华为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如果没有证据能够表明某一家通讯设备供应商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情况,不会将其排除在5G建设之外。

这番表态一方面正面回应了已经脱欧的英国对华为的反水(英国在7月份推翻了2月份对华为5G建设的口头承诺);另一方面,作为欧盟的经济引擎和领头羊,德国的态度虽然未必会对另一个欧盟巨头法国的5G合作伙伴的取舍造成直接影响,但对和德国在商贸往来有非常紧密关系的中东欧国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示范。

从纯技术和通讯产业的政策角度分析德国通讯运营商与华为的合作意愿,比单纯的地缘政治的外因推断要更牢靠。8月11日,《法兰克福汇报》长期跟踪观察华为在德国发展态势的专栏作家Helmut Buender以“为何德国没有必要排除华为”为题撰文,分析了德意志联邦网络局(Bundesnetzagentur)和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的政策动向,总结得出结论,他认为德国三大通讯运营商和华为的深度合作是不可逆的。虽然两个机构联合做出的对华为的审查和政策审批还要在9月初提交到欧盟委员会,但最终获得通过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众多国内媒体都已经注意到,德意志联邦网络局和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会对华为在德国开展业务的范围和能力有重大影响,但很少有人分析过二者的关系,在此有必要做一下说明。

谁是华为在德国的“牌照发放者”?

德意志联邦网络局(Bundesnetzagentur)和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全称为Bundesamt für Sicherheit in der Informationstechnik)是两个互不隶属、相对独立的单位。

前者隶属于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全称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Energie),它的级别相当于局下面的一个“司”,但又别于经济事务和能源部旗下的9个司,是和通信与邮政政策司(Kommunikations- und Postpolitik)平级的,它专门负责制定通讯产业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到今年一共有七年的历史;而BSI就不一样了,它是德国的顶级联邦机构,负责为德国政府管理计算机和通信安全,前身是联邦情报局的加密部门,从行政性质上讲,它是联邦高级机关(Bundesoberbeh?rde,从ober这个词就能看出它的“高级”特色),不归任何部委的统辖,负责审查网络安全。

可以说,这个BSI才是真正掌握某通讯设备供应商能否立足德国生杀大权的机构。虽然双方的办公地点都在波恩,但BSI的逻辑顺位排在联邦网络局之前,因为首先需要它审查之后决定是否能拿到营业执照,才能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相应地,德意志联邦网络局则是德国5G整体规划的“总衙门”。

厘清德国5G顶层设计的“云端”组织架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该国通讯网络生态的发展脉络。去年6月份德国完成5G频谱拍卖之后,解决了德国三大通讯运营商的牌照、经营范围和“家庭作业”问题,有了相对欧盟其他国家更为清晰的权责划分,所以联邦网络局在2月6日适时修订了从2004年存续至今的《德国电信法》(Telekommunikationsgesetz)。

德国《每日镜报》(tagesspiegel)仔细研读了新版的《德国电信法》,认为和华为都有广泛合作的三大运营商未来与其剥离是不太可能的,因为5G技术是基于4G的全面提升,整个设备的迁移和软件升级都需要原来的设备供应商统一负责到底,换言之,5G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网络,而是在现有4G网络上增加了新功能和技术特征。孤立地考虑4G和5G技术是完全违背技术事实的,尤其是在天线网络方面,将一家厂商的4G组件升级至另一家厂商的5G,这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

解读《德国电信法》,可以发现华为在德国的硬件提供有非常顽强的存续性

所以追溯德国过去5年的4G发展脉络,可得知未来的德国5G市场中,华为是不可缺席的。

4G在德国的“夹生饭”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以德国头号通讯运营商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的4G和5G运营规划为基础,分析德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构性问题。

表面上看起来,有着35%左右德国政府控股的德国电信有着强大的国家主权信用的背书,它比德国沃达丰(Vodafone)和德国西班牙电信(O2/Mobile)更享有政策偏好优势。然而很遗憾的是,截止到今年6月份,德国电信依然没有完成向所有联邦州至少97%的家庭提供50Mbps速率的网络接入——这一2015年4G频谱拍卖的承诺,只能通过架设和激活更多5G天线安装更多LTE基站来规避政府罚款。

目前德国电信“画下大饼”,认为到7月底5G可以覆盖全国一半的人口,在超过1000个城镇中可以使用,但集微网根据欧洲权威手机信号数据统计网站nperf勾画的信号地图,发现德国电信的5G基站、天线铺设区域和信号覆盖区域和原有规划相差很大。

紫色代表5G信号覆盖区域,只零星存在于大城市中

按照最理想的模型画出的目前德国电信的5G基站铺设地点(@德国电信官方网站)

根据咨询公司Strand Consult的数据显示,目前德国电信几乎所有的5G站点的铺设和信号传输都是由华为公司提供硬件设备作为支持,而另一家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尚未着手动工和德国电信的5G建设合作。可以说,如果没有华为在6月份5G天线的技术升级——使用CableFree技术突破了当前天线设计瓶颈,使得基站天线集成度、辐射效率、功率容量等关键能力获得重大突破,并且在德国市场的试水期间便拿下了东德和北德大部分的天线激活业务,那么德国电信势必要在7月份面临着联邦通信管理局的巨额罚款。

看似光鲜却漏洞百出的德国5G规划,基础性的短板就是4G作为“夹生饭”一直存在,德国电信CEO Timotheus Hottges虽然一在宣称在未来努力开发一个“无中国厂商”的核心网,但却不得不承认,德国大部分地区,华为目前依然是德国电信RAN技术的唯一供应商。

集微网查询德国电信官方网站,在用户互动环节中,最热的两个话题是“虽然有微弱的4G信号,但为何还无法打电话”(Kein Anruf m?glich trotz 4G)以及在哪里可以买到4G信号增大器(4G LTE Signal Boosters),可见用户体验反馈的重中之重依然是4G信号及其传输问题。

2019年8月,德国《每日镜报》市场部记者联合做了一份深度调查报告,报告内容是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德国47万部4G手机信号在全国范围内的接收情况,并根据大数据绘制了一份详实的地图。在这份地图中,可以查到德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德国全国提供的4G信号服务的加权状态。根据集微网查询,德国各大城市的4G信号24小时服务通畅度都未能超过86%,距离三家运营商的官方数据(基本都在95%左右)有很大的出入:

柏林、慕尼黑和斯图加特是4G信号最好的城市,也都没有超过86%

文中特别提到,在东德和广大的乡村地区,如果没有华为的4G基站铺设,4G手机信号的通畅率将跌倒50%以下,在全球87个有数据统计的国家中排在塞内加尔和摩洛哥之间,排名第54位。

东德地区的政坛风向对华为的影响

集微网就德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下的华为拓展能力,以及政坛变动对通讯产业的影响等方面,采访了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郑教授认为,华为在东德地区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这一点是和主要竞争对手爱立信进行差异化赛道比拼的显著策略。

今年2月份,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广义上属于东德Thüringen)首府埃尔福特产生了德国政坛的一次大地震。在新一届州长选举中,右翼政党选项党突然放弃本党的奖候选人,把票投给了黑马自民党候选人凯默里希,让其意外当选,这场政坛地震是德国中东地区党团碎片化的典型表征。传统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党式微,而右翼政党尚未羽翼丰满,于是形成了高度流动性且动态平衡的东德政治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利益集团细化分割,民粹主义的情绪上升,在该地区通讯产业布局中,集中反映为两个方面:

一、摒弃某一家设备供应商的一家独大,左中右三个政治倾向度的党团支持多元化的通讯运营模式(比如5G频谱拍买中杀出的黑马1&1 Drillisch就主打“亲民”路线);

二、重点向乡村和郊区的利益倾斜,这是多党争夺票仓的重点,而这恰恰是华为在德国5G产业布局的基准地,有压舱石的作用。以图林根州为代表的“混沌”型政治架构,对华为参与5G建设也相对持更开放的态度。

而且,集微网查询发现,德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和华为合作程度高的一方,乡村郊区的4G信号通畅率一般都要高出竞争对手10个百分点,这恐怕不是偶然。

结论

2019年虽然被德国当地主流媒体称为“全面建设5G元年”,但历史遗留问题让2020年德国三大运营商的主攻方向依然以4G基站和天线铺设为主。

东欧乡村以及郊区的5G甚至4G通讯服务被德国网络管理局做了层级分流,这是一种资本驱动下的技术贤能主义(与此同时新加坡把精英治国的贤能主义teco-meritocracy,翻译成俗话就是我们常说的“掐尖儿”),这种运营模式面临着基础通讯设施走向其反面的危险:即把用户工具化,格式化,非人化了。而华为的存在不但可以继续德国4G领域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可以利用德国中东部地区政坛的暗流涌动深入到原先辐射不到的技术盲区,因此德国的5G之路,也是华为在整个欧洲的进阶之路。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