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注重性价比的二合一电脑更注重性价比的二合一电脑推荐

虽然做了那么多笔记本电脑的评测,我见证了很多体验优秀的产品,也被不少产品惊艳过,但抛开数码编辑的身份,以消费者的眼光去看,我其实并不喜欢笔记本这样的形态。在这种喜恶的驱动下,我购买了一台最近发布的二合一电脑产品——小新 Duet。

已经比较成熟、还仍有进步空间的形态设计

还是从我“为什么不喜欢笔记本”开始说起吧。

笔记本品类的“形态”是让我对其不来电的第一个重点原因。每次用笔记本进行办公打字的时候,我都会觉得键盘与屏幕合在一起的观看体验相当糟糕且僵硬,有限的摆放方式和由此限制的观看角度,会在一段时间办公之后让我的身体十分难受,而外接键盘则会占用大量的桌面空间,怎么用都会觉得不顺畅。

▲此处仅仅作“桌面占用”的演示,MacBook Pro 16 本身是一款出色的产品

与其他二合一电脑一样,小新 Duet 就能很好地解决我这种莫名其妙的需求,本体小巧的它能更轻松地放在我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放在我的显示器下,让我能轻松地进行双屏办公,这么一来既节省了笔记本支架占用的桌面空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算是一举多得了。

让小新 Duet 能以这样小巧形态支撑在桌面上的,自然就是它的铰链了。这款铰链采用了跟此前 Yoga Duet 上的几乎与一样的设计,阻尼感非常到位,整体还是比较稳固的,上手触控的时候不会像一些支持触控的笔记本一样随手指的动作疯狂震颤。

另外,想让小新 Duet 变身“笔记本”,就需要给它接上随机附带的键盘盖了。键盘盖在背面采用了织物布面材质,正面的按键键程尚且不错,按键也接近全尺寸,还支持背光与分体使用的蓝牙,整体的输入体验还是不错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功能性比较全面的代价是它比较厚,加上本体后的厚度能来到 15.3mm,已经完全是轻薄本的水准了;它的重量控制还是比较优秀的,键盘本身重量仅有 350g,搭配上本体,重量也不到 1.2kg,相对于 12 英寸的尺寸会偏重一些,也还算便携。

略显粗犷的本体设计

小新 Duet 也并不是我购买的第一台二合一电脑产品,在此之前我还入手过微软的 Surface Pro 3。尽管那款产品在很多方面上都有遗憾,但在产品上精致的细节和二合一的新鲜形态,都让我感到印象深刻,这也是我对二合一产品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Surface Pro 8 的外观还是很优雅的

不过我们还是需要注意到两点,第一是小新 Duet 毕竟是比较注重性价比的产品,第二则是它对性能释放还抱有一定的执念。这两点让它在机身设计上会显得稍微有些“粗犷”,机身的上方是一整排的散热孔,在平板模式下使用时,握持手感或许会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当然,我也并不建议你以平板模式去使用它。

另外,它在屏幕边缘有一圈微微凸起的塑料包边,在手持时会带来一些奇妙的手感,坦白说这样的设计也让它看起来不那么“高级”——但这毕竟是性价比机器嘛,这样的设计虽然尴尬,但也还算可以体谅。

更让人遗憾的还要数它的接口配置,不再支持雷电的接口算是第一个遗憾,其次是原来在 Yoga Duet 的 3 个 Type-C 口缩减成了 2 个,并且都坐落在机身左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另外,它也砍掉了 TF 卡槽,对于有拓展存储的用户来说,这点相信也会比较遗憾。

真实的笔记本级性能

虽然说小新 Duet 在外观上略显“粗犷”了一些,但由此带来的性能提升同样也是非常显著的。它搭载了第十二代酷睿 i5-1235U 低压处理器,拥有 2 颗性能核+8 颗效能核的 10 核 12 线程配置,虽然是 12 代酷睿里最为孱弱的系列,但在二合一上还是很适用的。

至于实测性能,我们也拿它跑了一通 CINEBENCH R23,测到了多核 7190、单核 1566 的分数,基本上也算是同处理器轻薄本的常规水准了,距离今年的十二代 P 系列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更别提 H 系列的标压处理器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小新 Duet 是一款二合一产品,能在极为有限的机身内实现和笔记本近似的性能,这种释放已经是相当优秀的水准了。

当然,对于十二代酷睿这样异构设计的处理器,单看多核性能和单核性能也不算很完善,我们也拿 PCMark 10 对它进行了测试。它这一项的成绩各项分数也都相当出色,甚至还在一些细节项目上超过了我们此前评测的一些搭载 i7-1260P 的轻薄本,以更轻薄的二合一形态做到“越级”,确实让人惊讶。

此外,我们还拿它进行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测试,在《古墓丽影:暗影》的测试里,1080P 默认画质能达到 28 帧的平均帧率,而 720P 默认画质下则会达到 34 帧的平均帧率,属于“再调低点勉强能玩”的水准,对于小新 Duet 这样的二合一形态来说,其实已经很出色了。

足够让我满意的办公表现

再来说说实际办公体验吧。得益于不错的性能配置,小新 Duet 的整体办公体验还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毕竟本身我这种图文编辑的性能需求也不高,批量导出修好的图片已经是需要性能最高的场景,而它恰好也能做到轻松应对——与我此前一直办公使用的某品牌十一代 i7 标压处理器配 RTX 3050Ti 显卡的旗舰笔记本并不会有太明显的差距。

另一方面,小新 Duet 的屏幕也是 16:10 的“黄金比例”,12.4 英寸也恰好还算能应对大部分的图文编辑需求,还有不错的亮度表现;色域覆盖方面,它也能做到 98.9% 的 sRGB 色域覆盖和 93.3% 的 DCI-P3 色域覆盖,加上实测最高近 600nits 的亮度(官方的标注仅有 450nits),哪怕我不接上外接屏幕,体验也是比较不错的。

据说这还是一块“Panda King 第二代高硬度抗指纹屏”,实际触摸下来确实也有一定的效果,当然想要完全没有指纹也多少还是有些奢望,长时间触摸后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污渍。当它微微倾斜放在桌上使用时,办公室的灯也会在其上造成比较明显的反光,在意反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体验比较一般。

前面谈到的键盘盖其实在实际体验中也存在着一些比较尴尬的问题,最直观的还是它吸附到 Duet 本体上使用时没有办法像 Surface 特制版专业键盘盖那样调整键盘的位置,平放在桌上时高度很低,即便是有着还算不错的按键反馈,但在输入体验上还是略显遗憾。

至于续航,我实际使用场景里实际离电使用的占比极小,毕竟是工作机,平日里都是接上拓展坞供电使用,所以我对它的续航也并不是很敏感。当然我也实际拿它离电办公测试了一段时间,如果只是按照我日常的办公使用的话,它的耗电状况也还算 OK,一小时联网复合图文办公耗电 18%;如果是一小时全屏最高亮度看直播(Bilibili 原画画质)开启弹幕,那耗电会比较恐怖,一小时会耗电 39%。

当然,作为二合一产品,这个续航还是说得过去的,除了 65W 的快充略低了一些以外,我对它的续航这一块其实没啥意见,已经非常满意。

劝退,以及比较长的总结

坦白说,我本来打算入手的是前代产品 Yoga Duet 2021,那款产品定价要更贵一些,但多了雷电四接口——不过早在刚开年时,联想就在海外发布了 ideaPad Duet 5i,在衡量过 12 代酷睿带来的提升后,我还是选择了等待。在长达半年的等待之后,我终于等来了这款产品的国行版,也就是砍掉了 i3 和 i7 版本、1TB SSD 等选项之后的 i5 版本。

要说这半年的等待值不值呢?初步体验用下来,我认为还是值得的,5999 元的首发价对于这样一款能有实打实轻薄本性能的二合一产品而言,确实很划算。它在外观质感、快充与接口配置等方面的缺憾,又并不会真的让我感到难受,于是在目前短暂的使用时间里,我觉得自己用得很愉快。

但如果你看到这里,对这款产品抱有了一定的期待,那我就要开始劝退了:这并不是一款适合大部分用户入手的产品。

首先,尽管我对小新 Duet 的性能释放赞誉有加,但在更低一些的 5K 价位段,目前市面上有着大量搭载 6800H 或者 i5-12500H 的笔记本产品;如果加到跟它一样的 6K 价位段,你甚至还能入手到一些搭载了独显的笔电新品。如果你没有跟我一样别扭地追求二合一形态,那小新 Duet 的性能在这些产品面前是完全不够看的。

▲非常建议一般用户选择搭载 AMD R7 6800H处理器的笔电

可能这个时候就有朋友要说了:“性能不重要,我想要 Windows 平板呀!”

那这个时候就要进入到劝退的第二阶段了:Windows 系统对平板模式的适配实在是太差了。尽管 Windows 11 的触控手势确实丰富了不少,但软件生态至今依旧无法让你很舒适地进行触控操作,更别提因为不错的性能释放带来的机身热量了——高强度使用时它的出风口温度可以轻松达到 50℃,长时间手持可能会有些不适。

我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毕竟一般人也不会捂着笔记本的散热口使用,但这对于一款平板来说确实是有些不合格的。

那如果你确实对二合一这种更轻薄的形态保有好感、而又并没有对平板形态有任何的期待,那是否又值得买呢?到这个地步,我就很难对你进行“劝退”了,但还是得说,这种形态毕竟伴随着非常多的妥协,比如续航更低、性能远不如同价位的正常笔记本等等,有能力的话建议还是先去线下体验(但千万不要在线下店购买)之后,再做决定。

劝退虽长,但在我看来,这是一款能很好满足我对电脑的别扭要求的产品。即便充满了对形态的妥协,忽略掉可以分体的设计,它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款质感稍差而性价比极为突出的“超极本”,这对于我这种低性能需求的办公人士来说,还是挺划算的,也希望它未来能好好地帮助我创作吧。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