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Lazada通告,说未来一周将会整治无货源虚拟仓的店铺。
1)平台注意到近期存在商家大量开本地店、大量铺货,但却未做本地库存,导致无法及时发货继而产生大量订单取消的现象。对于类似损害平台消费者体验的行为,平台将于一周内进行严肃清理。请商家自觉规范行为。
2)再次重申,商家在本地开店,需要严格保证具有本地库存货品,任何继续背离初衷,扰乱市场,伤害消费者体验的行为将会被治理。平台会保留对相关商家或组织进一步追溯责任的权利。
今天顺着这个话题再拓展一下聊聊Lazada。
Lazada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阿里收购前与阿里收购后。在2018年期间还停止了半年多的招商入驻。
但不仅仅只是停止招商,同时对平台上无货源铺货和店群商家的整治,当时我的朋友阿凯从几十万的SKU在几天之间被删到剩下几千个。
所以从2019年开始,基本可以宣布Lazada上无货源铺货时代的结束。核心问题不是铺货,而是无货源的模式。通过程序海量的上新商品,出单后再从跨境慢慢发货过去,然后因时效不合格造成大规模的取消订单。
这种做法必然是平台全面禁止的行为。
平台要整治这种店铺其实也很容易。
通过同类商品检测、时效与商品数量限制、发货时效监控,基本就可以快速定位到时哪些店铺有问题,进而下架和封店。这也不是换个IP就能规避的。
因此在此时选择逆流(平台规则)而上,必然是吃力不讨好。
如果我是一名投资者。
在2018年之前的Lazada,我会考虑投资这类无货源铺货的公司,因为那时平台要求不高、规则不严、这种无库存快速上新出货销售的模式可以创造可观的现金流。
我不会在2019年之后再考虑这种公司,因为违反趋势,注定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就像黑夜里举着火把走在炸药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爆炸。
我想没人会喜欢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担心收到平台的关店邮件。
今年可以看到Lazada本土团队在欢迎中国本土商家,这当然是很好的,但不要错误地以为这是平台在欢迎无货源虚拟仓的商家。
平台欢迎的,依旧是可以履约合格的商家。
10000个店铺日均一个店铺出不到一单,并不如一个店铺日均成百上千单来得更有成就感。
前者是在赌概率,后者想做好需要认真经营,并且有机会沉淀出团队、供应链、甚至是品牌的实力。
把电商真正做成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
祝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