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将带来什么鸿蒙系统有什么意义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视频剪辑 张晓寒 向莹

通讯员 吴江龙

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视频加载中…

赵小刚演示鸿蒙操作系统

对话人物:赵小刚,博士,现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云计算、绿色计算和移动计算。主持和参加华为、苹果和谷歌等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4项,主持湖北省自然基金1项,主持武汉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项。从事《移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10余年,发表SCI、EI和核心论文十余篇,在武汉大学率先开设全国高校第一个鸿蒙移动编程技术课程。

对话背景:6月2日晚,华为举行鸿蒙(Harmony OS)产品发布会,万众期待的鸿蒙操作系统正式亮相。鸿蒙究竟是什么?它的发展前景如何?为什么要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极目新闻记者为此专访了赵小刚老师。

鸿蒙和安卓系统无缝切换

极目新闻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鸿蒙系统经历了10年研发和测试,您应该比较早试用到吧?能分享一下使用感受吗?

赵小刚:去年疫情期间,华为公司通过邮件联系到我,商量在武大开设课程的可能性。当时的我还不大了解鸿蒙系统,也是通过网络查询和他们提供的资料去了解。今年4月份,我拿到了华为提供的一部装有鸿蒙2.0系统的手机。当然,它是公测版,和即将面世的商用版是不大一样的。

鸿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视觉效果、操作方式和目前的安卓系统十分相似,但它的运行速度要比安卓快一些,电量耐用性比苹果IOS系统更好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我的这部测试机里,一些工具程序是基于鸿蒙开发的,但像微信、QQ、淘宝、支付宝等常用应用,依然是用的安卓版本。也就是说,整套系统可以完美兼容安卓软件,如果大家的手机要更换鸿蒙系统的话,可以无缝切换,不会感受到任何不便。

记者:如果感受不到区别,我们为什么要换鸿蒙系统?

赵小刚:这正是不少网友存在误解的地方,鸿蒙并不是套壳的安卓系统。华为和我国的其他科技企业,完全有能力把原创的操作系统做得很不一样,但是那样不利于用户接受,也就不利于一套新的操作系统推广和覆盖。现阶段,鸿蒙兼容安卓可以说是权宜之计,但华为已经和国内300多家企业合作,越来越多的鸿蒙系统原生应用会面市。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应用和鸿蒙系统匹配度更高后,用户就能体验到鸿蒙系统有什么不一样,带来了怎样的性能提升。我认为,未来鸿蒙系统在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一定是会超过安卓系统的。

绝不仅仅是手机操作系统

记者:普通老百姓谈到鸿蒙只是说又出了一套新的手机操作系统,但鸿蒙诞生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吧?

赵小刚:的确是这样,鸿蒙系统你从手机使用来看,可能看不出大的区别,但他的内核相比安卓是一次大的跨越。华为一直在强调,鸿蒙系统是为“万物互联”而生。“万物互联”这个概念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但普通老百姓感觉可能还有些远,现在我们有了鸿蒙系统作为桥梁,大家很快就能感受到“万物互联”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比如说外卖小哥,骑车时用手机导航会比较危险,如果换了鸿蒙系统,他可以把手机导航应用一键投送到智能手表上。比如我们一项工作在手机上进行到一半,回家就可以投送到平板电脑上继续操作。这种投送不是投屏那么简单,而是两个智能设备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记者:这不就是智能设备互联吗?

赵小刚:智能设备互联这些年一直在做,但一直做得不好,特别是老人根本不会用,鸿蒙的诞生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而且鸿蒙系统做的不只是让设备简单地联系起来。未来,我们家里的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都可以在鸿蒙系统的支持下组成一个超级终端,你的冰箱、电视也能帮你处理工作,你的智能空调闲置时也许还能帮电视提高视频处理能力。这种互联将提高所有智能设备的利用率和计算效率。

从更高层面来看,鸿蒙系统不仅是为方便我们的生活而研发。因为,“万物互联”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动力,鸿蒙系统可以使智慧工厂、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等更快更好的实现。

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的系统

记者:做一套操作系统需要巨大的投入,华为为什么要做?

赵小刚在课堂上讲鸿蒙系统

赵小刚:研发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的确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华为很早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不想受制于人,一方面也是华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华为不是第一个发布原创操作系统的国内企业,以前也有人做过,但并不成功。华为则有着天然的优势,它除了是手机等终端设备的生产厂商,还在通信基础设施、其它智能设备等领域有很强的优势。所以我相信鸿蒙系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记者:就手机这个领域来说,如果国内其它厂商不支持鸿蒙,也会非常困难吧?

赵小刚我希望其它企业积极参与这件事,也相信其它企业能从国家需求的层面来看待鸿蒙系统。目前,手机系统被谷歌的安卓和苹果的IOS几乎垄断,这对于我们的信息安全、科技发展都不是好事。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因此华为公开了鸿蒙的核心代码,欢迎其他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开发。

从我个人经历来讲,我们现在上课用到的大多是国外的硬件设备、国外的操作系统,还有很多国外的教材。学生将来走进社会后,会不会言必称英特尔,言必称微软?会不会让人们天然地认为,在计算机领域就是国外的软硬件更好?所以,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我特别高兴看到鸿蒙系统。

鸿蒙课程会走进更多高校

记者:刚才提到人才培养,在这方面,华为和武大是怎么合作的?

赵小刚:我们目前开设的课程还是叫《移动编程技术》,但从今年2月25日开学第一课起,讲的都是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这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目前有来自武大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的30名学生选修,这学期的课程刚刚结课。这学期我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华为主要是通过和我连线交流、提供资料等方式来提供支持教学。从下学期开始,我们还将联手进一步完善课程,同时邀请华为的软件工程师以及合作厂商的工程师来授课。我们的合作是基于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机制开展的,目的是让新技术走进高校,让高校科研力量为产业端提供支持。

记者:听说武大是率先开设鸿蒙系统相关课程的高校?

赵小刚:我们是第一家,目前来说也是唯一一家。我们的合作是在软件开发领域,在硬件开发领域,华为和国内高校也有合作,比如华中科技大学。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湖北的很多高校都愿意与华为这样的高新企业展开合作,华为也期待更多的产学研合作落地,他们计划把鸿蒙系统的相关课程、研究,推广到更多高校。这种合作不仅对产业发展有益,也能让学生受益。比如我们学软件工程的学生,原本一直都非常抢手,很多人毕业都进入了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如果将来鸿蒙系统如我们期盼的那样迎来大发展,对于在学校就掌握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未来会更有竞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