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将十二款扫地机器人放在同一个房间内,并同时开启清扫,扫地机器人之间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我想这样的场面你一定没见过,甚至在心中默默发出疑问:“真有大户人家(傻子)会干这种事啊?”是的,为了探寻扫地机器人的算法“极限”,宅秘完成了这件事情,并用视频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而在这篇文章里,宅秘小编想为大家讲述我们整个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生的趣事,以及清扫过程中,扫地机器人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开拍前准备:如何凑齐12台扫地机器人是个大问题

  一般情况下,一台扫地机器人足够“普通人家”使用,“大户人家”或是复式户型住户,两台扫地机器人也可以满足日常清扫。而凑齐十二台扫地机器人,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恐怕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是像宅秘这样的专业评测机构,凑齐12台扫地机器人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与精力。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经过宅秘小编辛勤的库存盘点,清理家底,以及与好机友进行“PY”交易后,辛辛苦苦凑齐了13款扫地机器人,奈何在准备过程中发现iRobot s9+由于电池故障无法充电,所以遗憾退出本次测试,于是最终测试只选用了12台扫地机器人。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这12款扫地机器人分别是石头扫地机器人T7、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石头扫地机器人T6、石头扫地机器人T4、石头扫地机器人、米家扫拖机器人、米家扫拖机器人 G1、米家扫地机器人×2、360扫地机器人X90、360扫地机器人S7和安克创新eufy L70扫地机器人。

  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宅秘辛辛苦苦积累下的“家底”,当然也有同事平时在家使用的产品,例如那台饱经沧桑的米家扫地机器人,就是经过岁月的摧残和猫咪每天不断努力的结果,当同事将这台扫地机器人拿来时,我们不仅惊讶于它“伊拉克”成色的外表,还在尘盒中发现了尚未清理的猫毛。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凑齐这些扫地机器人只是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将所有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并将12台产品统一运送至拍摄场地。图片中就是当时在办公室为这些产品充电的画面,而这只是其中一角,将12台设备同时铺满在地并连接充电桩充电,画面还是非常震撼的。

  充电过程中由于充电桩和扫地机器人摆放得非常紧密,所以扫地机器人不能被移动(走路都得绕着走),当扫地机器人发生移位并没有及时归位,它就会自动寻找充电桩回充。但回充过程非常容易会碰到充电桩附近的扫地机器人,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画面了。除此之外,将12台扫地机器人装箱并运送至拍摄场地也是一个体力活,当然最终还是完成了这件事。

开拍前1小时:清场、配对、寻找机位

  到达拍摄现场后,宅秘小编和拍摄小哥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规划拍摄场地,确定拍摄机位以及该如何清场。拍摄场地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佬“友情”提供给我们的。整个房间面积最大且采光最好的就是客厅,最终也在客厅内完成了12台扫地机器人“量子纠缠”的画面。而我们首先做的,就是划定测试区域,并清空场地。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客厅是屋内各个房间的交汇处,因此我们在清空场地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堵住这些出入口。宅秘小编选择就地取材,先使用沙发将客厅的左右空间做出一个分隔,并用地毯将沙发底下的缝隙堵死。房间就非常简单了,直接关门就好。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最终,我们在客厅分割出一个长四米五,宽三米的区域,大小约13.5平方米,并将这块区域分为扫地机器人出发区和自由区。经过测量扫地机器人的直径约为46厘米,因此两台扫地机器人的间距设定为一个“机”位。经过测算后,12台扫地机器人按照三排四列的方式在地上依次排开,也就是视频中两分二十秒所展示的画面。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12台扫地机器人布置完成后,小编和小伙伴们就开始用手机为它们依次配网。为了同时启动,一台手机只连接一台扫地机器人,配网过程漫长且枯燥,就不在文章中赘述啦!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而在拍摄机位的选择上,本着素材越多,视频越好剪的质朴道理,摄影师同学在房间内布置了两台GoPro负责拍摄延时,一台A7M3负责拍摄产品和画面特写以及一个具备红外夜视功能的监控摄像机,用于拍摄扫地机器人雷达扫描画面。其中具备超广角拍摄能力的监控摄像机和一台GoPro放置在电视柜上,另一台GoPro则被贴在了天花板上。至此,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接下来就等按下快门键,记录下这珍贵的“早期扫地机器人聚集现场珍贵画面”。

开拍:其实,我们拍了两次。 

  “素材丢了”可能是视频拍摄者最不愿意听见的四个字,但!这种事情被我们遇到了。

  当布置完成并启动扫地机器人后,整个画面都是那么地震撼,扫地机器人与扫地机器人之间交织在一起,旋转跳跃,相互碰撞冲击,或是一对一,亦或是一对多。当所有扫地机器人停下来后,一切都仿佛那么的顺利。然鹅,回顾素材时发现,由于GoPro没有粘牢,一直处于一个下沉状态,因此拍摄画面的边界在一点点,一点点地移动,最终导致右侧画面出现缺失。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这时我们已经从白天忙碌到傍晚,经过协商后,小编和小伙伴们决定再重新拍摄一遍。当然,GoPro换了一个位置并重新进行了加固,同时重新将12台扫地机器人充满电,只不过久经风霜的米家扫拖机器人也出现了无法充电的状况,所以在非满电状态下参与了第二次测试。第二次拍摄过程一开始也非常顺利,只不过当拍摄30分钟后,GoPro由于过热保护自动关机…于是,扫地机器人停下来的画面最终由手机拍摄完成。

结语:

  把12台扫地机器人放置在同一空间内,真的只是图一乐吗?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当12台扫地机器人同时开启后,就可以发现采用不同方式的扫地机器人在清扫时,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扫地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自动驾驶系统,大致可分为随机式和规划式两种,规划式可分为视觉导航、激光导航、惯性导航等,还可以细分为激光雷达避障、3D 结构光避障、3D ToF、单目视觉避障、双目视觉避障等,根据不同的价位段,采用不同的避障方式。12台产品中,绝大多数产品采用激光雷达避障,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采用AI 双目避障+LDS 激光导航,米家扫拖机器人 G1则采用惯性导航。不同算法间导致扫地机器人清扫时会出现不同情况。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采用激光雷达避障的扫地机器人在扫描房间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沿边清扫,然后…就扎堆在一起,u1s1,完美还原大型碰碰车现场。而采用惯性导航米家扫拖机器人 G1横冲直撞,直接怼上了前面的“兄弟”。拥有AI 双目避障的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在清扫过程中会将其他扫地机器人标记为障碍物,也会有躲避动作,只不过由于身法不够快,仍无法避免碰撞。

为何这样做?揭秘12台扫地机器人大战背后的故事

  石头扫地机器人T6是率先清扫完成的扫地机器人,T7 Pro是第二名,之后是安克、360 S7等设备。由于提前撤掉了所有充电桩,当扫地机器人完成清扫后会查找充电桩,一旦扫地机器人找不到充电桩后,就会回到初始位置(米家扫拖机器人 G1除外)。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360扫地机器人X90和360扫地机器人S7虽然都率先完成了清扫,但寻找充电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360扫地机器人X90也成为最后一个停下来的扫地机器人,或许与各家不同的算法有关。

  好啦,以上内容基本上就是本次扫地机器人大战拍摄背后全部过程,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创意的话,请在评论内告诉我们吧~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