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芯片行业的发展尤为关注,“国产化”成为高频热词。纵观我国芯片产业链,先进制程的晶圆代工厂是一个很大的短板。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晶圆厂 8 吋线 27 条,12 吋线 17 条,新建 8 吋线晶圆厂 5 条,12 吋线晶圆厂 14 条,大陆晶圆代工技术备受关注。
中国半导体市场前景广阔,许多投资者纷纷加入其中,但也存在一些不理性。
近日,天眼查显示,曾宣称“建成后将填补中国 CIS 产业空白”的德科码(南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已提交破产申请审查。
雷锋网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的信息了解到,今年 5 月 13 日,南京德科码申请破产审查,7 月 2 日,申请破产。
德科码的破产,或许应该归咎于法定代表人李睿为的投机行为,但更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道路上的警醒。
未能填补产业空白的德科码
南京德科码成立于 2015 年,法定代表人为李睿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技术、半导体技术、光电技术和微创医学影像技术等。德科码南京项目由香港德科码科技有限公司和以色列塔尔半导体公司共同投资 30 亿,香港德科码成立于 2003 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软件、光学 CMOS 人工智能辨识装置仪器(指纹识别)的研究开发。
李睿为在两年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南京德科码半导体致力于成为国内首家集集成电路设计、晶圆生产、封装测试、产品销售于一体的 IDM 企业,瞄准模拟 IC 领域,希望在半年后能够带动南京行相关产业的发展。
根据前期规划,项目将分期建设。一期项目为建设一座 8 吋晶圆厂,预计投产后产能达到 4 万片/月;二期项目为建设 8 吋晶圆厂一座,投产后产能达到 6 万片/月,另建 12 吋晶圆厂一座,投产后产能达到 2 万片/月。此外还将建设芯片设计、测试和封装的相关厂房。
但此后的两年里,并无南京德科码项目最新进展见报,再次“见到”德科码,便是 2019 年 11 月份被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消息。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德科码在 2019 年年中就对全体员工发布公告,要求全员休假,薪水降至南京市最低保障水平,在发布公告之前,公司已欠薪半年多。
最终,这家曾试图成为中国首家 IDM 的半导体公司,沦为烂尾项目,成为国内首家被中途放弃的晶圆厂。
南京德科码从成立到破产,只用了 5 年时间。
被描述为“投机者”的李睿为
在南京德科码项目烂尾后,许多人追究事情根源,矛头对准其法定代表人李睿为。
李睿为曾于日本、美国求学。2003 年成立了 Tacoma 公司并担任董事长。2005 年出任 TM Link 国际分机构总裁。TM Link 主要经营 LED、CMOS 相关产品,并在中芯国际代工。之后,李睿带领 TM Link 计划借助国内资源投资建设半导体厂。
在爱集微的报道中,知情人士透露,李睿为是在资金上与政府产生了矛盾与纠纷,整个过程中,李睿为只为德科码项目投了 100 万,其余全靠政府投资,政府的钱花光了,项目就停滞了。之后在宁波建厂也入如此,李睿为拿了 700 万的投资后,项目便停滞。
三年内,李睿为于南京、淮安、宁波三市的项目均烂尾,故被媒体描述成 “投机者”。
李睿为也曾接受过媒体采访,解释过此事。2019 年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记者采访时,李睿为称南京德科码的整个项目需要约 55 亿的投资,第一阶段就需要投入 12.5 亿元,除了丰盛集团提供的 2.5 亿,先后支付塔尔专利授权费之外,剩下的 10 亿资金迟迟筹集不到,这是造成南京德科码项目停工的主要原因。
南京德科码在五年的时间内从成立到破产,李睿为到底是不是“投机者”已经不重要了,但这一事件的确是给国内集成电路的发展提了个醒。
“芯片热”还需“冷思考”
眼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投资人也纷纷看好半导体这块市场。华登国际副总裁苏东在做客雷锋网公开课时曾表示,无论是芯片设计还是半导体,还是国产化的材料,中国芯片都有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中芯国际上市科创板从受理到过会仅相隔 18 天,刷新A股最快过会记录,广受市场追捧,也验证了国人对中国芯片行业发展的支持与期待。
但因为芯片制造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是一个发展缓慢的行业。十多年前的汉芯造假事件给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一记重拳,如今以德科码为例的虎头蛇尾事件又给中国芯片行业发展提了个醒。
纵使举国力发展芯片事业,也应稳打稳扎,踏实前进。
本文参考来源: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12-06/doc-iihnzahi5779660.shtml
https://laoyaoba.com/html/share/news?source=app_android_v20&news_id=735432&fromShare=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