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在傣语中泼水节称为“比迈”(意思为新年),就如我们的春节一样,傣族的新年就是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通常是公历4月中旬左右,今年是4月13日—4月15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在这个日子里西双版纳各地都要举行盛况空前的傣历新年的泼水活动,把傣族群众对水的感情表达到了极点。发一组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广场上狂欢的泼水活动,以表达对傣族人民节日的祝福,祝傣族同胞新年快乐。
傣族泼水节的庆祝活动通常长达三至七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我们的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在这一天傣族人还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傣族习俗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因此称为“空日”,这一天要“赶摆”(即:集会娱乐),人们要穿戴一新,载歌载舞在赶摆上放高升、划龙船、丢包来欢度佳节。第三天是元旦,傣语称“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是个全民信佛的民族,在傣族新年期间,傣族人们都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挑着清水,到佛寺为佛像洗尘,祈求佛祖和天神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收、人丁兴旺、吉祥幸福、身体健康。因此在傣族这个节日也常被称为“浴佛节”。
傣族是个爱水、依水、恋水的民族,人们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勤洗发是他们的习性,因此有着“水的民族”的美称。在傣族新年泼水节期间,傣族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节日里,到处人头攒动,水花飞舞,到处是泼水的人群,热闹非凡。人们相互追逐、嬉闹,把幸福吉祥的水泼向对方,水泼得越多,身上泼得越湿越高兴,傣族人认为泼湿全身会幸福终生。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欢庆的祝福声,鼓锣之声响彻大地,到处都是飞溅的水花,场面十分壮观。傣族的新年——泼水节,已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泼水节也是傣族未婚青年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在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丢包那天,姑娘们精心打扮,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姑娘用表示爱情的信物“包”掷给自己心仪的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爱的感情。“包”是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傣族青年的一段段浪漫爱情故事就从丢包开始。
夜晚,欢庆活动继续延续。赶摆是泼水节的主要项目之一。赶摆是专门用来燃放火花和飞灯的场地,一般设在江河岸边或田坝中央的平阔之处,人们在场场上边听着章哈演唱,边翩翩起舞跳起孔雀舞、象脚鼓舞、蝴蝶舞。
“放高升”和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放高升”是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天空。飞得越高越远,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同时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诸葛亮)。傣族人民在绚丽火花、高升、孔明灯的映衬下彻夜狂歌欢舞,传递情谊,欢度他们的新年。
泼水节也是全面展现傣族的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泼水节有助于人们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泼水节传承了傣族古老文明,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
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泼水广场,让人们能天天参加泼水活动,(每天下午都有二场泼水活动)。它传承了傣族古老习俗,在泼水开始前有一个正式的仪式,傣族德高望重的长者会送上祝福词,盛装的傣族姑娘围着圆形的、中间有两头白象雕塑的泼水池边翩翩起舞。仪式结束后,游客们可来到泼水池中,与傣族演员们一起享受泼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