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
“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依法带娃”
2021年1月、8月和10月,经过全国人大三次审议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10月23日正式表决通过。该部法律分为六章五十五条,分别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监护人和社会对家庭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划分和规定。这是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又一部教育领域的重磅法规。在该法律立法顾问苑宁宁看来,家庭教育促进法集中体现了两个关键词“指引”“赋能”。
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顾问苑宁宁: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指引,通过法律的方式告诉父母,你如何当好一个合格的家长,引导着你去按照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第二个关键词是赋能,就是的确父母也是需要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向公共体系获取相应的帮助,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然后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但家庭教育具有私密性和个性化,当“家事”上升到“国事”,如何尊重家庭教育自身规律?相关专家指出,从法律的名称到相关条款的设定,都体现了立法意图。
苑宁宁:我们看这部法律的名称,从一审的时候叫《家庭教育法》,后来叫《家庭教育促进法》,增加“促进”两个字,其实它的这个导向就非常明确了,就是政府对家庭教育负有促进的职责,就是我们要去加重政府的职责跟义务。
多位专家认为,“促进”二字的增加,是对家庭教育自主性的顺应和尊重,体现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国家、社会为家庭提供支持、协助。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第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立法,我们更多希望是一个帮助家长的法律,能够帮助我们的家长成为更好的教育者,来赋能的这样一个法律,而不是说我们一来就是说给我们的家长,你做得不好,就是要怎么怎么怎么的。当然了,家长该承担的责任也还得承担,就是说我们帮助你承担起家庭教育第一责任人的一个角色,完成你相应要完成的任务。
专家透露,在一审稿中,针对家长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明确了罚款、拘留等惩罚措施,但在后续审议过程中,此条被删除。该法律中提到的对家长的批评教育、劝诫制止、予以训诫等措施,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纠偏,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
“软硬兼施”家长多渠道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后,碰到家庭教育遇到困难的家庭,相关部门应当怎么做?多地已经发布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和开出的“家庭教育指导令”提供了经验。
在四川泸州叙永县的全国首个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刘某和张某夫妻俩正在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双方因为离婚纠纷,导致13岁的女儿产生厌学情绪,不间断逃学,父母处于放任状态,老师多次家访劝其返校无效。于是,承办法官向这对夫妻发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指派两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其进行指导。
四川泸州叙永县妇联副主席家庭教育指导师尧冰:今天这个案子是个案,也带有一定的普遍现象,很多夫妻因为夫妻关系就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那通过我们家庭指导师对父母、家庭做出指导,让他们重新认识到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疏忽以及欠妥的地方,及时对子女的教育做出纠正,重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这部家庭教育促进法尽管比较“温和”,但同样对公检法机关发现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情形作出了规定。2021年10月21日,江苏淮安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周某、赵某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双方决定将刚出生的小女儿送由他人抚养。后经朋友介绍,被告朱某夫妇从赵某处将女婴带回抚养。事后,原告双方关系有所缓和,对送养小女儿一事感到后悔,多次与被告协商将孩子送还,但被告不同意。双方诉至法院后,经过调解,被告同意将孩子送回原告处,原告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庭庭长吴然:经过我们审理查明,他们并没有到民政部门进行合法的收养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父母不得对未成年子女进行非法送养,所以我们对两原告发出了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我们联合妇联部门,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其二人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希望他们能在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也知晓法律的规定,在今后的过程中能够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
苑宁宁:当你家庭教育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甚至是家庭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失职的时候,政府是要进行干预的,这种干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软的干预,一个是硬性干预,所谓软的干预就是,你家庭教育过程当中,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你可以主动向我们政府提供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来寻求帮助。当你出现了严重的家庭教育失职,导致孩子出现了比如说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这时候政府和司法机关要强制父母接受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
搭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搭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此次立法的亮点,也是落实法律的关键。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到,婚姻登记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家长学校等都应向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各地正在把科学的家教理念、家教知识和家教方法送到家长手中,打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近来,江苏省妇联在全省开展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模式,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
江苏常州市民卢红娟有个女儿在上幼儿园中班,从2021年年初开始,每周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带孩子到社区内的童书馆参加绘本分享会。今天分享会给大家带来的绘本是《如果我不去上学》,通过专业老师的悉心讲解和趣味互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家长们也受益匪浅。
江苏常州市民卢红娟:刚开始就说你必须去上学,强硬的效果她反而会更排斥,然后她会更惧怕幼儿园。但是我发现用游戏的方式对低龄的小朋友是特别有效果的。比如说我们跑步看谁先跑到幼儿园,或者(上学)路程当中我会拿根棍子说,我们去骑马一起骑到幼儿园,有很多游戏方式从绘本上学的。
2021年11月,全国法院系统首个设立的涉诉未成年人家教指导工作站在四川泸州叙永县法院少审庭挂牌成立。如今,由叙永县团委、妇联、教体局等联合推荐的14名家教指导员受聘领证上岗,他们分别是法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专业社工以及民政、妇联和关工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这张由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为未成年人撑起的“保护网”开始发挥作用。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的日常事务;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全社会要共同搭建起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边玉芳:这个体系正在建立的过程中,我相信比如说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伴随着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当家庭教育指导真的列入公共服务体系里面,我想借助于三年五年,不长的时间,也许这样的体系就能够慢慢建立起来。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另一大亮点,是强调立德树人,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对此专家表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就必须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品德教育和人格养成方面的优势。
在济南市天桥区宝华小学,一场学生家庭教育沙龙正在进行,让家长了解到如何让孩子在参与家务劳动中找到快乐。像这样的沙龙,现在已经成为宝华小学开展家校教育的品牌活动。近年来,宝华小学针对学生成长时期的关键节点,研发了百余节课程,家长听课、学习达到近4万人次。
家长学习的同时,学生们也变身“小先生”,对家长的学习效果进行打分评价,督促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把学生的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每到周末,有着山东省“智慧家长”称号的淄博市市民成国萍都会带着孩子早早地来到孩子爷爷奶奶家。帮爷爷奶奶捶背按摩,是两个孙女来爷爷家后的必修课。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让姐妹俩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更培养了他们尊老爱幼的品德。
苑宁宁:立德树人其实光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而家庭教育这方面的确无论是从父母的意识、能力,还是从我们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来说,其实都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说,我们也有必要把家庭教育这块内容给它通过法制的方式支撑起来。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双减”背景下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自然肩负起落实双减的重任。《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对此专家认为,严管校外培训机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都有助于推进双减政策,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才是真正让政策落地的关键。
边玉芳:今天不该学奥数的时候就让他学奥数,不该报那么多班的时候去报那么多班,我想更多的家长,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家长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才去做的,但是他确确实实不知道,所以他要学习,要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一定要认识到要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要跟孩子一块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