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得慢是牛市,涨得快是韭菜市

  作者/关不羽

  来源: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

  原标题:涨得慢是牛市,涨得快是韭菜市

  A 股一周牛市,牛得众人心花怒放,却也有点心里没底。疫情的经济冲击、整体外部环境,是谁吻醒了大A股?大A股到底能牛多久?

  一、货币出来,去哪里了?

  这次A股觉醒的直接原因是清晰的——资金。

  尽管中国在应对疫情的政策菜单中竭力避免了“大水漫灌”的货币放水,没有出台美联储“无限印钞救市”的超常规动作——也没这个必要,大A股妥妥地趴着好几年了,再怎么疫情也就那样了。这是出现“后疫情行情”的背景。

  不过,疫情造成的经济坑总是要填的。

  抗疫特别国债、地方债、扶持中小企业资金等等,各个渠道的“水”都在放。

  过程比较曲折,甚至财政部和央行还打了口水仗,最后总是要放出来。

  最后的标志是 7 月 1 日的 2 万亿中央财政资金额度直达基层,水声哗哗、鱼跃蛙鸣。

江苏省财政厅发布公告称,已将中央分配至该省的财政资金全部下达市县(图/官网截图)
江苏省财政厅发布公告称,已将中央分配至该省的财政资金全部下达市县(图/官网截图)

  到底池子里增加了多少货币,现在还不能定论,也许将来也搞不清楚。这些钱并不直接和资本市场有关,甚至有不少理论上讲就不该进入资本市场。

  但是,货币出来了,总得有个去处。以中国经济的结构无非三大方向:

  第一是直接进入实体经济,投资实业。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可是内外环境都不乐观。出口外贸环境不佳,内部环保等政策限制,投资吸引力有限。

  第二是楼市。虽然近期部分地区楼市也有上涨迹象,但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监管部门对流入楼市的资金是非常警惕的。

  第三是金融市场。债市等机构玩家为主的盘口都已经先行预暖了,大A股回春其实不算早。这不是资金的最优选择,而是金融产品有限,不得不进去。

  二、政策市,还是“货币牛”?

  有人说这是政策市,这话也对。

  无论评价如何,中国经济自 2008 年四万亿后就是政策主导、货币主推的发展逻辑。政策控制了货币流向,货币在哪儿,增长就在哪儿。产业也好,资本市场也罢,都是如此。

  这次货币流进大A股,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说:“党中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资本市场”,定调很高,说的人也很微妙。

  说是政策市是没错,说是“货币牛”更直接。

今年以来的沪指K线图
今年以来的沪指K线图

  如果仅仅是“货币牛”,那真的要谨慎。即便政策很积极,也不能保证牛儿能走多久。

  毕竟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不是政策导向可以全面控制的,肖钢主持证监会的时候政策不支持股市吗?也支持,可是没有牛多久就熊了。

  迷信政策万能的投资者肯定是要吃亏的,中国散户中的大爷大妈团永远是泪洒交易所的主力,就是源于此。

  但,“货币牛”肯定是所有牛市的起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一千条一万条牛起来的道理,钱没有都是白扯。

  所以不要否定“货币牛”,而是要看“货币牛”能不能升级。要为A股发展找到更合理的逻辑和路径。

  三、茅台不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后,能不能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从而促进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呢?

  现在看,效果肯定会有,但是拉动有限。大A股的产业结构、产权属性分布、企业生命周期都属于“未老先衰”。

  A 股第一是茅台,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茅台是好企业,但茅台不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资金通过A股进入企业,为企业纾困的作用是有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还要谨慎观察。

截至 7 月 9 日收盘时,贵州茅台股价突破 1700 元
截至 7 月 9 日收盘时,贵州茅台股价突破 1700 元

  另外,还是前面说的,内外环境问题,企业身负各种各样“社会责任”,就会影响它们发挥基本的经济责任。对企业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管制不减少,单有融资上的宽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更何况,獐子岛之流的毒资产在大A股也不少,融资宽松养活这些玩意儿,就和养蛊一般。

  所以,“货币牛”能不能直接升级为“经济牛”,要谨慎下判断。

  四、大A股自身的改革空间很大

  不过,“货币牛”升级为“改革牛”是可以抱有一定的期待。

  创业板的改革力度和决心是很明显的,注册制越来越清晰。这些会不会对大A股的改革有促进,值得期待。T+0 等交易机制的改革,都会成为看点。

  总体方向看,交易机制的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中国出口遭遇壁垒后,中国资本市场要补上,否则经济的长期增长是很难保证的。

  大A股的固步自封、自搞一套土规矩,弄得乌烟瘴气,“天下病之久矣”,改是迟早的事,晚改不如早改。

  最重要的是监管思路要改,不要前面搞审批、中间各种限制交易的管头管脚,最后的追责却是罚酒三杯、明天再见。

  这种顾头不顾腚的行政监管是政府职能错位了,一定程度上监管成了先背书、后避责的保护伞。

  这个不改,大A股很难改变天花板茅台、地板獐子岛的古怪局面。

  大A股自身的改革空间很大,有些措施不一定短期利多,但是长期效果应该优先考虑。

  而且,熊了那么多年,很多教训都反复吸取了,只要是有利于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的改革措施会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解的——就算是赌场,也得有正经规矩,不能总是管着客人押注、不管庄家出千。

  五、真正的关键在于心态

  从中国经济整体看,“改革牛”也是真牛。

  促进内需、完善内循环,就要有更活跃、更宽松的市场环境,再次释放改革的经济发展空间是唯一选择。

  后疫情以来的经济压力逐步显现,一些新的经济措施、提法诸如地摊经济也许不完美,但是看得出改革再出发的决心。

  中国 14 亿人口的体量,基建基础、工业体系的良好条件,只要真正朝着市场经济方向深化改革,资本市场自然会有信心,“牛”就有“牛”的道理。

  从操作层面看,如果止步于“货币牛”,那么投机性迟早要暴露,快速拉升的调子会早早出现。

  “35 天韭菜生长周期”能撑个两三茬,就到头了。反正肖钢时代的股市风云都见过了,谁不吸取教训谁倒霉。

7 月 6 日,A股市场表现亮眼登上《新闻联播》
7 月 6 日,A股市场表现亮眼登上《新闻联播》

  而从“货币牛”走向“改革牛”,也会有清晰的信号,改革总有风险,总有受益和受损者的博弈,反映在资本市场就步调谨慎、反复回调的长周期,再配合各种改革风向释放,捕捉市场信号是不难的。

  两种态势是容易分辨的,真正的关键在于心态。心态一定要放平,对市场信息的分析要客观,不能一味追逐自己希望看到的迹象。

  你以为你看懂了,其实你没看懂,是最危险的。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