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机器视觉是通过“机器眼”代替人眼,用机器对物体进行识别、测量并做出判断,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快速发展的分支,机器视觉具备高感知效率、高精准度等优势。
相比海外,我国机器视觉行业起步较晚,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目前,随着算法层的深度应用以及 3D 技术不断发展,机器视觉应用发展迅速。
01、国产化需求促进工业视觉走向成熟
我国机器视觉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机器视觉才开始进入理论探索阶段,彼时机器视觉在航空航天、军工及高端科研等场景中开始得到应用。
一直到在本世纪初,我国企业主要为国外代理机器视觉器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简单的机器视觉软硬件产品,并且搭建了机器视觉初级应用系统。大约从 2010 年起,AI 算法加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机器视觉行业发展,这一时期机器视觉的行业增速始终保持在 20%-30%。
受益于 3D 技术的发展,国产化应用需求不断增加,机器视觉也进入了高度发展期。值得一提的是,2016 年,AlphaGo 打败人类顶尖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视觉领域算法层向深度发展。随后,机器视觉在智能制造领域加快普及,产业应用得到空前发展。
可以看到,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大致经历了理论探索、行业应用和深度理解等阶段,正在不断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政策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十四五”期间,全国各地都提出了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目标,从区域来看,江浙沪地区多是进行智能工厂建设,北京和广东等地多是通过智能机器人拉动机器视觉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工业领域国产化需求也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根据公开数据,2020 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突破 2000 亿元,到 2021 年,我国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达到 2530 亿元,工业领域的国产化速度加快,机器视觉的潜在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软硬件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工业视觉整体行业水平不断提高。
02、现在发展怎么样了?
机器视觉并非是新概念,恰恰相反,机器视觉已经被提出多年,这几年随着 AI 和算法的深度应用,机器视觉概念得以逐渐升温。尤其是这两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保持高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随着消费升级,产品良品率和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检测需求不断增加,在人工成本不断提高情况下,加速了机器视觉的发展。
从企业端来看,截至 2020 年,我国机器视觉及相关企业突破 600 家,和 2010 年相比,这十年间,企业数量增长了十倍之多。其中,销售额在三千万以下的中小企业占比最高,大约占比约 32%,销售额达到亿元级的企业最少。在这些企业中,凌云光、天准科技、高视科技、矩子科技等发展较快,销售额也相对较高。
但是,和国外厂商相比,因为最早我国厂商主要承担产品代理,并且起步发展稍晚,所以国外厂商有更强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比如美国康耐视、德国巴斯勒和伊斯拉视像、日本基恩士和欧姆龙等,国外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也一直走在前沿。
不过要注意的是,我国是全球机器视觉市场的重要部分,近几年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根据公开数据,截至 2020 年,整体行业销售额达到 144 亿元,预计今年将保持 27% 左右的增长,整体销售额将接近 300 亿元。
而反观国外机器视觉市场增速则相对较慢,截至 2020 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 107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4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 6.5% 左右。
机器视觉以其强大的辨别和检测能力,在工业、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多个行业有广泛应用,正在成为各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的基础支撑。
03、为机器植入眼睛
机器视觉在各行业中均有广泛应用,也可以说,凡有检测、测量和识别的地方,皆可使用机器视觉,比如在工业制造、消费电子、半导体、印刷包装等领域都应用广泛。
以消费电子来看,消费电子因为产品迭代比较快,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机器视觉检测成为行业发展的刚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研发和制造基地,在庞大的产业链上,机器视觉已经覆盖各个环节,从元器件、零部件到整体生产,机器视觉在检测、筛选和读取等场景中应用广泛。
机器视觉在多个行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不难理解,如果在各环节都通过人工识别和检测,一是当前人工劳务成本较高,这无疑会加大企业的经营压力,二是人工长时间通过肉眼检测,对人眼存在较大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机器视觉通过“机器眼”代替人眼,能有效避免受到损害,而且工作效率也能得到大幅提高。得益于机器视觉的便捷和高效,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机器人、锂电等领域,机器视觉均有落地应用。
机器视觉相当于为机器植入了智慧的眼睛,机器可以识别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逐渐加深,机器视觉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
1.《2022 中国机器视觉工业领域应用研究报告》
-
2.《中国机器视觉产业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新研究 (ID:chuxinyanjiu),作者: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