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觉得夜晚难以入睡,那么你可以想一下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睡觉的,毕竟在国际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睡眠不同于地面,宇航员必须将自己绑在睡袋上,而空间站以 28000 公里的时速环绕地球运行,通常空间站宇航员很难在人造昼夜周期下维持正常的睡眠模式,从而导致不良的睡眠习惯。目前,研究人员最新研制一款微型耳塞,计划送到国际空间站,监测宇航员在地球和太空中的睡眠差异。
▲ 图中是第 38 探险队工程师 Koichi Wakata,他在国际空间站的睡眠舱中入睡,他钻入固定在舱壁的睡袋。
为了精准监测宇航员太空环境下的睡眠模式,丹麦奥胡斯大学一组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微型设备,用于监测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睡眠体验,该设备被称为“耳部-脑电图仪 (ear-EEG)”,它可以像耳机一样戴在耳朵上,一旦放置,该设备就能监测宇航员睡觉时的脑电活动状况。据奥胡斯大学科学家描述,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检测耳朵内皮肤表面极其微小的电压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引起的。
奥胡斯大学技术科学院院长埃斯基德・霍尔姆・尼尔森 (Eskild Holm Nielsen) 说:“未来我们可能会更频繁地生活在太空环境,且在太空中停留时间更长,因此理解太空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睡眠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能精准描述睡眠生理特征,也将有助于我们如何向宇航员提供更好的太空睡眠条件。”
通常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睡眠时挤在电话亭大小的狭小空间内,他们钻入固定在舱壁的睡袋中,同时,他们还在错误的昼夜时间表下工作,通过调节改变空间站的灯光设置,从亮至暗,从而确保他们每天大约 6-8 小时的睡眠,除此之外,他们还无法享受地面躺在枕头上睡觉的舒适感,因为微重力环境下无法让他们头部躺平,也无法体验盖着毯子的感觉。
预计下步国际空间站和地面上的宇航员都将使用“耳部-脑电图仪”,用于监测他们在地球和太空之间睡眠模式的差异,该数据将帮助科学家观察太空环境对宇航员的睡眠在生理层面上产生多大影响,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认知功能,例如:决策能力、记忆、判断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科学家也很想测量不同环境是如何环境人们的睡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