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6 月 8 日消息 6 月 7 日晚,中芯国际对科创板首轮问询做出了回复,共涉及了六大问题,涵盖了发行人股权结构、业务、核心技术等事项,合计 29 个小问,中芯国际对此进行了约 200 页的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于 6 月 4 日接受首轮问询,这意味着其仅用 4 天就交出了问询答卷,创造了科创板审核问询最快回复纪录。
招股说明书披露,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服务最完善、跨国经营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2019 年第一代 14nmFinFET 技术已进入量产阶段,但是晚于台积电、格罗方德、联华电子等竞争对手的量产时间,第二代 FinFET 技术平台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12 英寸 SN1 项目工艺技术水平为 14nm 及以下,面对激增的下游市场需求,公司现有产能呈现出需求巨大与供给不足的局面。
中芯国际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关键技术节点的量产时间如下:
中芯国际还表示,28 纳米制程技术主要服务于手机 SOC 芯片、IoT、数字电视等领域的终端客户,14 纳米制程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主要服务于手机应用处理器等领域的终端客户。目前全球范围内有技术能力提供 14 纳米技术节点的纯晶圆代工厂有 4 家,而目前有实际营收的纯晶圆代工厂仅剩 3 家。两类制程技术目前占全球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
中芯国际表示,目前,中国大陆尚无企业具备 14 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的量产能力。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 14 纳米量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具备 14 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研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与资金实力。与第一代 FinFET 技术中的 14nm 相比较,公司预计第二代 FinFET 技术有望在性能上提高约 20%,功耗降低约 60%。14 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主要应用于 5G、人工智能、智能驾驶、高速运算等新兴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对上交所提问的两类产品毛利率情况,中芯国际表示目前 14 纳米制程技术处于产能和产量稳步爬升阶段,报告期内,该产品毛利率为正。14 纳米制程的晶圆代工自 2019 年四季度开始量产,已建设月产能 6000 片,而由于该技术承载主体中芯南方 SN1 产线仍处于开办期,尚未开始折旧,当期相关运营及财务数据参考度较低。
而 28 纳米产品毛利率为负,主要原因包括行业供求关系影响下,全球 28 纳米制程市场出现产能过剩,价格相较于 2017 年均价有所下滑,且相关的产线仍面临较高的折旧压力。
中芯国际对此作出风险提示,表示随着 28 纳米、14 纳米及下一代制程的产线投产、扩产,一定时期内会面临较大的折旧压力,使得整体毛利率存在波动的风险,对公司的利润水平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一季度,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将大幅上调 11 亿美元资本开支增加至 43 亿美元,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根据此前规划,中芯国际 14nm 及后续工艺预计在 3 月和 7 月分别扩产至 4000 片 / 月和 9000 片 / 月。预计 2020 年年底将扩展至 1.5 万片 / 月。
IT之家了解到,本次中芯国际募资金额约 40% 资金用于 12 英寸芯片 SN1 项目,约 20% 用作为本公司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剩余约 40% 作为补充流动资金。此次中芯国际拟发行的股份,不涉及现有股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