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MacBook Pro 14 用户体验:定制的 M1 Max / 64GB / 2TB 有多强

前言

Hi 各位 IT 之家家友,大家好啊。时间已经转眼到了 2022 年。回首 2021 ,由于忙于实习及毕业相关等个人原因,撰写文案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还请以前就关注我的朋友们谅解。

曾几何时,我就想进入某一品牌的生态环境当中,首先是三星,其次是小米,经过几经波折我还是来到了 Apple 的生态。在这种环境加持下,继续使用 MacBook 就成了对我来说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在我就读的新学校中,我所选的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除学习 Java 相关的开发外,还会学习一些其他的编程相关的课程。在课外,我加入了宣传部的新媒体部门,担任拍照修图、视频剪辑一职。之前购买的基于 Intel 处理器的 MacBook Pro 13 虽然是顶配,但由于较弱的图形性能,很快就变得不够用了。

鉴于上述原因,我选购了 2021 年末发布的,基于 ARM ——Apple Silicon 架构的 MacBook Pro 14。

首先附上我所购买的 MacBook Pro 14 的配置:

△ 关于本机

用 Apple 的话来说,就是:

  • Apple M1 Max(10 核心处理器、32 核图形处理器和 16 核神经网络引擎);

  • 64 GB 统一内存;

  • 2 TB 固态硬盘;

那么,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基于上述截图中的系统及配置,从外观、软件及性能等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这台 MacBook 的体验及感受。

外观

我的这台 MacBook 属于定制版,从 10 月底下单到 1 月初拿到货前前后后花费了大概 1 个半月的时间,在目前各种缺「芯」的情况下,也不算是太久了。而在这段时间内,各种评测已经满天飞了。

我看过许多评测的视频,也看了许多博主发的实拍图,甚至看了看官方的渲染图,怎么都看不出这台 MacBook 的那种美感,因为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 —— 怎么看起来又厚又重?与老款的具体参数一对比,发现重量确实重了约 200g 左右,但是厚度是差不多的,有时候也不得不感叹一下工业设计在如今也是那么的重要。

到手后,个人感觉整体重量控制尚可,毕竟塞入了更大的电池: 70 瓦时,直接从客观层面延长了续航能力。不过 1.6kg 的重量在一众 Windows 轻薄本中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16 吋的 MacBook Pro(搭载 M1 Max 芯片)更是直接来到了 2.2kg,直接比肩习武之人所使用的游戏本,这也是我选择 14 吋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 MacBook Pro 渲染图,图源:Apple Store

屏幕

先前 Pro Display XDR 中的技术也终于是下放到了 MacBook Pro ,普通的 SDR 内容最高可达 500 尼特的亮度;要是浏览 HDR 内容,峰值亮度更可高达 1600 尼特。再配合 MacBook 独有的 120Hz ProMotion 高刷屏,数值看似非常奇葩的 3024×1964 的分辨率,整体体验就更上一层楼。高刷新率也将 macOS 中的动画展现地淋漓尽致。

个人认为,这是一块非常出色的屏幕,至少在我眼中,这块屏幕的观感已经比我之前看到的所有屏幕都更加惊艳。即使选择入门级别的配置,这块屏幕也丝毫不会打折扣。

△ 显示器偏好设置

然后说一下大家讨论热度比较高的刘海。其实在下单之前,我也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你怎么可以接受笔记本电脑上有一个缺口呢?但是看中 M1 芯片的综合实力及未来一段时间模具可能不会有比较大的改变,我还是尝试说服自己。

上手之后,我的态度就有了比较大的转变 —— 只要不是在浅色背景下,这个刘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出戏。在我大部分的使用场景中,都是以全屏的方式运行,macOS 非常巧妙地将刘海所处的状态栏完全隐藏成全黑的状态。再配合 mini-LED 纯黑时几乎不发光的特性,视觉上基本形成了一块完整的屏幕。

△ 在全屏状态下的刘海会被黑色背景所「隐藏」

当然,我个人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当状态栏右上方的图标显示过多的时候,排列在左侧的图标会被隐藏到无法点击的位置,我所使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名为「Bartender」的软件而保持不受影响。

一个这么宽又大的刘海,我觉得不放下个 Face ID 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了。之前也有过媒体向 Apple 询问为什么不取消键盘上的 Touch ID 而换用 Face ID 呢?然而官方给出的回答是用户在使用 MacBook 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将手放在键盘上,因此能够非常轻易地触摸到 Touch ID。我想,官方又在这里扯了,难道脸朝向屏幕看不是才是最自然的吗?

虽然活在 Apple 的生态中,但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审美因它而受到绑架。

△ 浅色背景下突兀的刘海

键盘

就像看房,进门第一印象是客厅,那么在 MacBook 上,就来到了键盘部分。在这一代的 MacBook 中,键盘所处的这一块陷进去的这一部分全部替换为了黑色金属。不管是灰色还是银色都是如此。我对这一代键盘的理解是黑色更能给人带来一种专业、低沉、稳重的感觉。

在以后发布的 MacBook Air 的非 Pro 机型中将可能加入彩色的键盘吸引不是那么「Professional」的用户。键盘整体回馈反应我觉得较好,不做过多评价了。

△ 纯黑的键盘面

Apple 移除了使用 5 年的 Touch Bar。根据 Apple 官方的回应,专业用户更喜欢使用物理实体按键的 MacBook,所以又把它们改了回来。这不是在瞎扯呢,反正我是不信这些所谓的「专业用户」都在这一款 MacBook 前集体发声。

在我看来,Touch Bar 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功能,虽然他们很酷炫,看起来很有科技感,但是在生产力中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会降低效率。但是决定砍掉后,却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记得之前看到 Linus Tech Tips 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渲染图,就是将 Touch Bar 直接另开辟一行放在 F1 – F12 上方,应该算是 Touch Bar 的最终形态了。

△ 「终极形态」的 Touch Bar,图源:Linus Tech Tips

接口

在 MacBook 左侧,拥有一个 MagSafe 的磁吸充电接口,2 个雷雳 4 接口以及一个 3.5mm 耳机接口。

而在右侧除了有一个雷雳 4 的接口以外,还有一个 HDMI 2.0 接口及 SD 卡的读卡器。

△ MacBook Pro 左侧接口

雷雳 4 的外形同一般的 USB-C 接口相同,可以接驳各类的设备,同时兼容 USB-4 及向下兼容雷雳 3 的所有设备。但在 MacBook 上使用了雷雳 4 的协议,这意味着可以达到峰值为 40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原生支持 DisplayPort 协议的视频输出,最高可达 6K 60Hz。

此外,使用 USB-C 进行充电时更是可以达到 100W。自 2020 年中将手头的笔记本更换为 MacBook 后,我的许多数据线也由 USB-A 向 USB-C 转变,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我外出携带数据线的数量。

MagSafe 磁吸充电口作为近些年来许多用户非常想要回归的一个端口,在这一代上也终于是得到了回归。

但是与 Surface 的 Connect 接口不同,当磁吸充电口处于连接状态时,直接用力并不能将其分离开来,而是需要略微向上提一下才能分离。

这使得遇到一个经典的场景,那就是:当有人不小心被你的充电线绊去的时候,还是会将你的 MacBook 牵扯到地上。出门在外还得多带一条 MagSafe 专用的数据线反而会显得累赘。

因此,我认为 MagSafe 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我的生活场景当中去。好在其它的雷雳 4 接口均能支持充电。

随着新一代 USB-C 的充电协议的升级,目前最新的协议已经支持 USB-C 已经能支持最高 240W 的充电功率。我也非常希望 Apple 能在以后的 Mac 中应用。不过,相对于 16 吋的 MacBook Pro,MagSafe 所带来的 140W 的充电功率似乎成了唯一使用它的理由。

在这一代 MacBook 中,3.5mm 的耳机插孔也得到了升级。现在这个插孔「具备先进的高阻抗耳机支持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能直接原生支持一些更高功率的耳机。但是由于我自己在音频这一块不是特别了解,就不再解释。

来到 MacBook 的右侧,这一面我觉得算是有史以来最令人兴奋的升级了。

△ MacBook Pro 右侧接口

除了仍然存在的一个雷雳 4 接口外,还有两个直接可以让我免去外带扩展坞的接口:一个 HDMI 2.0 及一个支持 UHS-II 速率的 SD 卡槽。

这个 HDMI 仅为 2.0 版本(也可以叫做 2.1?),最高支持 4K 60Hz 视频输出,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扩展需要。比如,我们学校大部分所使用的投影仪均为 1080P 60Hz,出门在外完全不担心连不上等问题。

此外,一个 SD 卡槽也极大地方便了影视工作者的需要。在部门工作室内,我经常需要将拍摄的素材拷贝到 Mac 内进行后期修改,有了这个卡槽我甚至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工作。虽然这个卡槽最高只能达到 UHS-II 的速率,但是对于我这一类 SD 卡本身都无法跑满的人来说,已经相当满足了。

至于扬声器与麦克风,一直以来,MacBook 的扬声器在历代 Mac 以来一直都是当期数一数二的,这次也不例外,我愿称之为 13 吋 14 吋笔记本中的「佼佼者」,我相信哪怕你只有一副木耳朵,也能听出「高保真六扬声器系统」与其他笔记本的区别。录音并不能很好地展现 MacBook 的音质,所以还是请各位到实体店中去体验吧。

关于麦克风,官方宣称拥有「录音棚级三麦克风阵列」,具体实际表现可参考下方音频(未做任何后期处理):测试。

macOS 兼容性

每次想和大家分享自己与 MacBook 之间的故事,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大家说说 Mac 专属的操作系统 ——macOS。

△ macOS Monterey,图源:Apple Store

但是在以后的 Mac 身上,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看到基于 Intel 的 x86 架构的 Mac 了,因为在 2020 年末的发布会上,Apple 决定从那时开始向 ARM 架构转型,并进入为期 2 年的过渡期。

那么,这就意味着先前老架构的应用程序在新款的 Mac 上无法直接运行,而是需要通过一个名为「Rosetta」的 App 转译为 ARM 架构的应用才能正常运行。一年多过去了,许多应用开发者已经第一时间将各自的 App 进行「改造升级」,以支持原生运行。

从这个方面来看,Apple 的号召力是非常高的,目前绝大部分主流的应用程序已经得到充分适配。

在一些 App 的下载页面上,我们能看到适配的情况。若显示为「通用应用」则说明下载的安装文件内包含两套架构的代码,在两种平台上都能够正常运行。即使仅支持 x86 架构的老 App,大部分情况通过转移也能够正常运行。

△ 使用这款 App 可查看已安装应用程序的适配情况,目前大部分主流 App 均已适配

在我看来,这次 Apple 决定将自家的 Mac 向 ARM 转型使得 Mac 能够运行一些移动端的应用和游戏,比如「彩云天气」及「阴阳师」等都可以直接在 Mac 上运行。配合优秀的硬件基础,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只要 Apple 能给出更多的相关 api,运行移动端的大作也不是不可能的,算是未来可期吧。

△ Mac App Store 上的「阴阳师」

不过针对一些 Windows 专用的应用程序或者开发软件,需要依赖于特定的 Windows 环境,并不能在这台基于 ARM 架构的 Mac 上拥有比较好的体验。

我在 Mac 上使用 Parallels Desktop 安装 ARM 版的 Windows 11,准备搭建 Microsoft SQL Server 的环境,遇到了各种奇怪报错的事情,最后也只能作罢(后来我通过 macOS 运行 Docker 解决了 MSSQL 的相关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对于 Windows 有较高的依赖程度的,千万不要买这一类的 Mac 了。

以前小时候感觉 Mac 与一般的 PC 有着很不一样的区别,那个时候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的交互逻辑上。现在从里面到外面,可谓是真的不太一样了。

日常使用

那么讲完了现阶段 macOS 与这些 App 的兼容性相关问题,就到了最贴合大家实际的性能测试环节了。

在这部分内容当中,我将测试一些我日常经常使用的软件,以及它们在运行时主观上的温度、发热、续航上的情况。各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到手设备会有不同的区别。

日常使用当中,诸如 Word 文档编辑(使用 Microsoft Word)、浏览网页(使用 Safari 浏览器)、在线视频播放(在哔哩哔哩上观看 4K 的视频)等轻度使用场景,这台搭载 M1 Max 的 MacBook Pro 完全不会发热,且根据风扇监测软件也确认风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这就意味着即使你拿到学校的图书馆中去自习那么完全不用担心风扇会转起来而影响到身边的同学。

△ 同时撰写文稿与摸鱼(不是)

还记得前年在写 2020 款 i7 处理器的 MacBook Pro 13 时,只要开机,风扇肯定会保持在 2000 转上下,在线看个视频就能来到 3000 转上下。这一代的 MacBook 上,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使用 Mac 很大一部分人可能是码代码的程序员,那么,在这里我使用最新版的 IntelliJ IDEA 运行一个迷你的 JSP 项目,在我日常调试的过程中,无论是普通的代码修改,还是不断断开并重新部署 Tomcat 服务器,风扇也能够非常冷静地保持在 0 转,且没有任何发热。尤其是在重新部署服务器时,仅需 3 秒钟,提升效果明显。

△ 在 IntelliJ IDEA 上运行一个简单的基于 Tomcat 与 Servlet 的小项目

不过这里再顺带提一下老版本的环境开发。不管是什么语言,什么开发环境,如果你一直能够熟练地使用一整套比较旧的版本,它未必能够在基于 ARM 架构的 Mac 上成功运行,即使它拥有非常优秀的转译能力。建议经过朋友的测试或者先将当前手头的项目使用较新版本运行再考虑购买新款的 MacBook。

多媒体

这一部分是 MacBook Pro 所擅长的类型 —— 图像处理与视频剪辑。图像处理将使用经典的 Adobe Photoshop(v22.4.2),视频剪辑将使用 Adobe Premiere Pro(v15.2.0)及看家好手 Final Cut Pro X(v10.6.1)。

在 Photoshop 的首选项中,移步至「性能」及「Camera Raw」首选项中均表明该版本的 Photoshop 均能支持 M1 Max 的图形加速。

△ Adobe Photoshop 性能首选项

△ Adobe Photoshop 中的 Camera Raw 首选项

在 Photoshop 的测试当中,我使用了一张 24GB 大小的银河系图像,分辨率来到了惊人的 108199×81503,从双击打开到加载成功,总共耗时约 1 分 30 秒。等待加载过缓存后,重新再次打开这张图片时,仅需要 30 秒即可加载完成。之后,我又将这张图片套上一个 100 像素的高斯模糊,耗时 2 分钟完成。

△ Adobe Photoshop 中打开 24GB 的 PSB 文件

接下来,我们转到视频剪辑的测试场景:

我从网上下载得到一段由佳能 Canon R5 拍摄的 8K@29.97 Raw CRM 格式的素材,将其反复叠加后使总时间线达到 1 分钟,然后导出一段 ProRes 422 HQ 编码的 8K 视频。

最终 Adobe Premiere Pro 导出的时间为 11 分 44 秒。待机器冷却后,使用 Final Cut Pro X 导出同样的素材,用时 2 分 25 秒。由此可见 M1 Max 的性能水平。

在导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三方硬件使用率检测 App「Stats」发现使用 Adobe Premiere Pro 导出时基本仅靠 CPU 在渲染,而使用 Final Cut Pro X 导出的时候则是 CPU+GPU 火力全开。

最后,我还做了一个极限的视频剪辑测试,该测试中未进行任何代理、优化等操作。在 Adobe Premiere Pro 中,我直接导入一条 8K 的视频轨道,就已经不能较为流畅地浏览了。在 Final Cut Pro X 中,我可以导入 3-4 条 8K 的视频完全不卡顿,5-6 条 8K 的视频卡顿但是能正常剪辑。可见自家的软件优化非常不错。

△ Final Cut Pro X 性能测试:5 条 8K 视频同时叠加

游戏

最后这一块是仅供娱乐向的游戏性能测试。我知道,这不是一个 MacBook 该干的事情,但确实是向大家介绍它图形性能强弱最直观的方式。

首先是 macOS 平台最受欢迎的「古墓丽影」系列 —— 古墓丽影:崛起 & 古墓丽影:暗影。

在「崛起」当中,我使用了 2560×1600 的分辨率,开启 FXAA 抗锯齿,将预设画质选择了高,得到的成绩如下图所示。

△ 在「古墓丽影:崛起」中的跑分成绩

来到了它的续作「暗影」中,同样使用 2560×1600 的分辨率,开启 SMAA 抗锯齿,关闭 HDR,将预设画质选择了高,得到的成绩如下图所示。

△ 在「古墓丽影:暗影」中的跑分成绩

不难看出,macOS 下原生运行的游戏,最终的成绩效果都非常令人满意,无论是优化还是游戏过程中的发热,都属于偏上的水平,至少这两款大作已经可以在搭载 M1 Max 的 MacBook Pro 上非常愉快地游玩了。

但比较可惜的是,原生支持 macOS 的游戏少之又少,如果我们通过 Parallels Desktop 虚拟机(以下简称 PD)运行一些 Windows 平台上专属的大作,会是怎么样的体验呢?还请接着往下看。

通过 PD 安装的是 ARM 版的 Windows 11 而非传统的 x86 的版本,这意味着一部分的应用程序可能不能正常运行。这就包含诸如国内非常流行的加速器一类产品,在我的测试中,网易 UU 加速器、雷神加速器均不能为游戏提供加速服务 —— 它们要不是加速失败就是直接闪退。因此,即使一些多人游戏即使能够支持流畅运行,但是不能互联互通也会是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老游戏是否能够在 PD 中正常运行:

诸如「红色警戒 3」等即时战略的游戏能够以全分辨率的最高画质运行游玩,可谓是相当优秀。而一些开放世界的游戏,如「GTA 4」则会在游玩的过程中有轻微的卡顿,但是整体处于能玩的水平,不知道为何在游戏内仅仅识别到了 512MB 的显存。

△ 在 Parallels Desktop 中运行 Grand Theft Auto IV: The Complete Edition

对于一些近代一些的大作,如「GTA 5」、「荒野大镖客:救赎」、「控制」、「杀手 3」等虽然能够正常启动游戏,但是即使使用 1280×800 的低分辨率运行也只有十几帧的水平,属于不能玩的水平。

跑分

不管性能多强,除了体验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数据,那就是跑分,首先我先拿出 GeekBench 5 的跑分情况。

△ GeekBench 5 中单核与多核的成绩

△ GeekBench 5 中单核成绩与其他机型

△ GeekBench 5 中多核成绩与其他机型

在 GeekBench 5 的 CPU 测试当中,单核成绩与其他一众 M1 机型表现基本一致,但仍比搭载 i7-10700K 的 iMac 27-inch Mid 2020 要高出约 40% 左右。在多核成绩当中,超过搭载 i9-9900K 的 iMac 27-inch Early 2019 约 45%。直接可以比肩桌面端的性能。

△ CineBench R23 中多核与单核的成绩

△ 2TB MacBook Pro 14 硬盘读写速度,硬盘越大理论上速度会越快

尾声

不管是看起来变得「又厚又重」的机身,还是「令人咋舌」的刘海,或是变得「更加深邃」的 logo,亦或是「史无前例」的性能,Apple 似乎都在告诉着属于它的目标用户 —— 你们曾经喜欢的 MacBook「Pro」,它终于回来了。这样的 Pro,不再是面对普通的消费者群体,而是真正需要极限性能的专业用户,因为这样的专业用户可以厚一些、重一些,但是性能必须足够强大,才能支撑起那些庞大的商业项目工程。

只是希望 Apple 能够尽可能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在后续的机型上小修小改,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具有 Pro 意义的 MacBook Pro 吧!

后记

好了,那么一整篇的体验长测到这里就结束啦~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虽然也想追求大而全,但是由于客观上的原因肯定不能做到让大家深入了解这台 Mac 的方方面面。大家还想让我从哪一方面入手着重展开讲讲欢迎在 IT 之家的下方评论留言告诉我。最后送大家一组 EDC(Every Day Carry)的美图吧!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点赞、评论及关注。

那么,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啦~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