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熔铜艺术是铸铜艺术的深化和文化的升华

12月17日—18日举行了2021网易未来大会。大会由杭州市商务局、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由网易集团主办,网易新闻携手上汽奥迪战略合作,以“原力·觉醒”为主题,两天头脑风暴、六大燃爆论坛、汇聚全球新潮技术落地应用,跨越文化艺术灵感碰撞,去寻找打开未来的钥匙。

在大会举办期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故宫博物院顾问、熔铜艺术开创者朱炳仁接受了大会的独家专访,他表示,熔铜艺术是铸铜艺术的深化,是文化的升华,升华过程当中把铜从模具当中解放出来。

谈及网易未来大会的和文化论坛,他表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是主体,但不同肯定是它的精神和灵魂,因为东西方文化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所以不同是一个常态。但是在不同的过程当中,如何追求和是很重要的。”此外,他表示,和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在交流当中我们得到了很重要的共识,实际人类在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东西是一致的,一个是“和”,一个是“善”,一个是人类的共同文明,有很多共性。他们也感受到艺术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包括东西方文化和谐的机会,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以下为朱炳仁专访实录:

1. 今天朱老师参加的是我么和文化的专场论坛,作为国家级非遗铜雕记忆的传承人,您认为我们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您的艺术创作中有什么样的启示或者融合?

朱炳仁:中华文明五千年,实际上很多是以青铜文化为重要载体,源远流长,为人称赞。青铜文化和熔铜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我的演讲有简单提到,因为青铜作为国之重器,它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文化和艺术。尤其是三星堆的青铜文化,我也去看过,的确很震撼,那个时候的艺术和文化,很多都是臆想,很多是对文化、社会、历史,以及未来的想象和畅想,所以说三星堆的很多东西现在看来都不过时,很多青铜器,它的表现手法都还很时尚。青铜文化,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它的制作工艺、创作手法、表现技艺,变化得都还不够,铜器都是在模具中呈现,通过制模计算,把铜融化倒进模具中,利用模具的空缺形成作品。如果这个模具可以反复使用的话,那每件作品都是千篇一律、一模一样的,所以说,跳出模具,翻模来形成一种文化、艺术,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现在做的很多青铜器,从制作工艺上来说,有很多高科技等融入,但根本上,是从模具中成型,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一直没改变。

2.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对于“和文化”您怎么理解?在您的艺术创作中你是怎么做到中外审美的融合的?

朱炳仁:未来大会这次提出的“和”文化,是非常好的创意和题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是主体,但不同肯定是它的精神和灵魂,因为东西方文化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所以不同是一个常态。但是在不同的过程当中,如何追求和是很重要的。比如现在很多作品、包括我在国外的展览、陈列、收藏,其实有体现和文化,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文化内涵的东西,他们也想了解我们、想知道我们文化发展的脉络。也有很多国外的艺术家到杭州来,参观我的博物馆、采访我的艺术馆。包括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的院长、梵高母校的校长,他也来看了我的艺术馆,特别是熔铜艺术,他说我是用祖先的传统来讲述现代的艺术,给文化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他邀请我到国外去展览,全程陪同我,和西方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在交流当中我们得到了很重要的共识,实际人类在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东西是一致的,一个是“和”,一个是“善”,一个是人类的共同文明,有很多共性。他们也感受到艺术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包括东西方文化和谐的机会,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3. 据我了解,朱老师您是“熔铜艺术开创者”,能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熔铜艺术”吗?可不可以理解为“熔铜艺术”是一种铸铜技艺的升华和更高级的表现形式?

朱炳仁:铜文化,尤其是重要的工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铸铜艺术,熔铜艺术是铸铜艺术的深化,是文化的升华,升华过程当中把铜从模具当中解放出来。在制造天音宝塔的时候,在2006年5月25日这一条,突然晚上一场大火,因为塔外沿下面是有一圈木头的,工人在施工烧电焊的过程中引燃木头,大火把屋檐上的铜都烧坏了,留在了地上,塔虽然没有了外沿,但其实没有受到重大的损失,我在处理过程当中,发现地上的铜渣是千奇百怪的,肌理非常丰富,这次也是上天的一种启发了,工艺上,怎么把铜从模具中解放出来。我做熔铜实物,八年以来的很多作品,被全世界很多国家所收藏,很多国外艺术家看到这个作品,就不会想象是怎么做出来的,因为他们也知道用模具肯定是无法成型的,但是不用模具,就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大的作品,我们可以做几十米的雕塑,小的,我们可以做宝剑、首饰、挂件等。所以,它的艺术发展空间非常的大,熔铜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如果网易的朋友们想要深入了解,也可以到我的几个艺术馆去看看。熔铜的工艺,我也揭秘了,大家可以去看看熔铜是怎么诞生、升华的。所以说,艺术就是创造、悟性,当你悟出来后,就会成为与你非常息息相关的东西。

4. 最后一个问题,想问问朱老师,在这么多年的创传承之路上,您一直在不断创新,总是敢为人先。那么您是如何一直保持这颗进取之心的?

朱炳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多去了解、多去看,比如我自己,每次到国外学习,每个城市,主要的行程就是到艺术馆、博物馆,在那里你可以了解城市的历史和发展,只有掌握历史、了解历史、了解艺术的来源,我们就可以想象它的过去的未来,这点非常重要。我看的很多东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很多作品都是倾注了他们一生的心血,所以每个人都要在发挥自己的长处的同时,真的需要去多学习。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